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碳交易政策下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考虑运输时间和单位运费率不确定且其概率分布未知的情况,引入鲁棒优化建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box不确定集合刻画分布未知的运输时间和运费率,然后在碳交易政策下确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鲁棒性可调节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并通过对偶转化得到相对易求解的鲁棒等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鲁棒模型能较好地处理参数概率分布未知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方便决策者根据偏好调整不确定预算水平进行决策。运输时间和单位运费率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多式联运路径决策,但是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将上述碳交易政策下的模型拓展到其他低碳政策,结果表明多种低碳政策的组合能更好实现多式联运减排。 相似文献
32.
集装箱海铁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方向,它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内外和国际物流链的效率和效能意义重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对于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要求也有待提高,但如今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各种障碍因素.该文对我国铁路参与集装箱海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面临的各种障碍因素,并提出我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3.
34.
杨维生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0-63,105
结合《铁水联运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了铁水联运信息系统逻辑框架设计路线。根据我国铁水联运业务流程,定义了铁水联运电子商务系统、铁水联运营销系统、铁水联运货物运输管理系统、铁水联运办公信息系统等4个主系统及13个子系统,并以铁水联运电子商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逻辑框架设计的过程。铁水联运逻辑框架设计,为物理框架设计等后续工作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沈志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30-34
如今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实践中,货运代理人已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定义,以代理人、缔约承运人等身份参与航空运输。不能一概将货运代理人认定为传统意义上的代理人,而应当结合航空货运单、当事人间合同的具体规定、货运代理人履行合同的实际情况、货运代理人收取合同对价的方式以及当事人的交易惯例等因素,综合判断货运代理人的身份并确定其法律责任。中国《民用航空法》规定,公共运输企业才能成为缔约承运人,这样的规定不利于明晰货运代理人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36.
中国一东盟泛亚铁路快速通道(又称快速通道或广西通道)由广西提出,泛亚铁路(又称泛亚铁路或云南通道)是从云南昆明一新加坡的铁路通道。快速通道主要面向泛北部湾次区域,泛亚铁路则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虽然次区域不同,但都是通向东盟各国的重要通道和区域。文章认为两区域合作关系重于竞争关系,促进区域合作当以运输通道合作为纽带,因此提出运输联盟的思想,并围绕运输联盟基本框架,论述了铁路联运的整体流程、衍生效应、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统筹部署中国一东盟铁路运输通道,实现区域交通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7.
针对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中需求和时间不确定的问题,综合考虑直接运输成本、转运成本、时间成本、碳排放成本,建立混合鲁棒随机优化模型,设计基于随机采样的遗传算法并进行有效性检验。通过算例研究比较不同不确定模式下低碳多式联运运输方案及成本,并分析不确定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确定模式会影响低碳多式联运的运输决策,需求不确定的鲁棒优化会使总成本增加,时间的不确定性对总成本的影响呈现无明显规律的波浪形变化趋势。由此,多式联运承运企业可以通过综合权衡不确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最大遗憾值、关注和加强时间约束等方式提高复杂市场情境的应变能力,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进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8.
河南: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跃升至全省战略位置
报告摘要:把实验区建设摆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空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新优势。以高品位城市综合服务区和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航空都市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集聚。发挥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的带动作用,推动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推进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规模化运营,初步形成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促进重大集群式招商项目落地。打造全球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39.
航空口岸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航空口岸的核心。利用中心口岸的规模效应,通过空空和空陆联运,扩大中心口岸的辐射范围,以此形成大航空、大口岸、市场细分的运行模式,解决目前口岸需求大、规模偏小、运行效率低下的矛盾。发展现代航空口岸,需要协调联运航空口岸,充分利用口岸综合承载能力,进而提高口岸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0.
刘维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7-62
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由于涉及多方式的运输过程和节点上的方式转换,相较于一般运输网络具有更高的复杂性。针对多式联运的特殊网络结构进行模型设计,并通过动态蚁群算法的设计提高模型的寻优能力,以天津港到墨西哥城的实际数据为算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多式联运网络问题提供可操作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