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港台用语属于社区方言的范畴,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渗透现象是长期广泛存在的.这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之一.这种渗透现象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并且具有以下特点:名词被借用得最多;存在很多二次借用的词;不同地区的渗透情况不一样;语用环境对渗透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22.
港、台用语属于汉语方言,也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由于长时期的隔离。跟大陆通用语存在一些出入,自然是难免的。在交流时,彼此要作些了解、比较、分析、研究。尽可能做到相互沟通,不必强求一致。不能一概拒绝或一概照搬,而应有选择地加以吸收。  相似文献   
23.
港台与内地破产法在破产能力上的规定差异较大。内地破产法在破产能力上应采用一般破产主义的立法模式 ,赋予自然人、法人、合伙和遗产等商主体以破产能力  相似文献   
24.
我国港台两地由于市场经济较发达,劳动争议处理形成了一套较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虽然两地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完全相同,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还是有共性,都是针对性质不同的劳动争议建立了不同的处理机制,采用了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分轨制模式,突出了劳资双方的协调性等特点。这些经验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国大陆,在设计、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港台腔     
以前我以为港台腔普遍存在于地方台女主持人当中,现在惊诧地发现,男主持也在走这路子,包括很多不大看书的女演员。有位很红的女明星,接受采访时最爱说:“对。”虽然她没有加上“酱紫”,但这个“对”应用于所有不需要说“对”的句子开头、结尾、中间。她不是科班出身,可以原谅,可主持人呢?难道他们不是经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才能坐到那位子上吗?难道我泱泱大国,找不到几个字正腔圆的娱乐主持乎?  相似文献   
26.
港台社区工作的源流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港和台湾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向两地借鉴社区发展经验的基本思路,尤其强调了社区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张君劢、钱穆两先生均为现代新儒学之重要人物,然其为学路径不同,故对中国传统政治之性质、对儒家义理转生现代政制之前景,持有大体相反的看法,而发生或隐或显之争论。张君劢认为,构建现代中国之良好政制之路是自移植西方民主,钱穆先生则以为可在儒家文明内部转生创发。由此,两人对孙中山先生之五权宪法方案也持完全不同的看法:钱穆支持,而张君劢反对。此一分歧实贯穿19世纪末以来之现代儒学发展,今日则展开为港台儒学与大陆新兴政治儒学之争。  相似文献   
28.
大陆新武侠小说崛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蕴含着重大的多方面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对传统的雅俗观念的强烈冲击和微妙消解,也为当代文学如何在困境中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9.
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装帧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因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从书籍装帧的各部分、装帧的形式与内容以及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现代装帧艺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0.
十九大以来,海外与港台部分人士一方面继续考察十八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所制定的党内法规及其建设成效,另一方面探讨十九大闭幕迄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快党内法规建设的原因、主要表现、特点及其意义。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给予较为客观的报道,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看法,进行一些新的分析,作出一些积极的评价。这自然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表明,十九大以来海外与港台部分人士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业已进行一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他们的分析亦有一些不足之处。了解和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