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76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482篇
理论方法论   228篇
综合类   2957篇
社会学   331篇
统计学   20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段医生:我今年25岁,结婚快3个月了,想在今年要一个宝宝,从结婚到现在都没有避孕,可还是没有怀孕,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问,我需不需要到医院检查,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一、引文 智力发展的研究是智力研究领域比较早的和成熟的领域,研究者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智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由于智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者主要关心的是中年以前智力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出生到青年期这一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规律,对老年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3.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关心语文教育的人们一直探讨求索的问题。我以为,如果说到教学.那首先要把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去看待.语文要有自己学科的属性.要有自己学科的知识、技能构成的学科教学体系,还要有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4.
科举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学以其求真的学术品格、开放的学科体系,在保存历史、认知规律和阐释文化中.给人以新的启迪与借鉴.科举学研究表明:科举时代的教育并非只有"应试教育"而无"素质教育",我们应保存和重构完整的教育史;科举考试的某些规律至今仍发挥潜在作用,值得深入探索与观照;科举考试虽产生考试崇拜的负面影响,但它所蕴含的公平竞争的人文价值,足可与古代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当代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精神相媲美.  相似文献   
25.
社会历史规律产生的机制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活动是产生社会历史规律及其规律层次的实质内容;而个别体现一般、个别转化为一般,偶然体现必然、偶然转化为必然是社会历史规律产生机制的表现形式。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机制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客观的和主观的。不能把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主观的成主体的机制当做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6.
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质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相似文献   
27.
“麦西热甫”早在公元10世纪就已在我国新疆地方文献材料中有所记载,其集体性和娱乐性特征使其长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推崇和喜爱,被视为理解维吾尔族群众生活的“金钥匙”。但这一传统近几十年逐渐衰落,并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麦西热甫”可以生动地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有利于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另外,在当下乡村振兴中,“麦西热甫”可以在激活公共生活的内在活力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麦西热甫”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娟 《社科纵横》2007,22(6):22-24
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进一步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深化了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和依靠力量的认识;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总体布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
迈克尔·罗伯茨认为19世纪末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由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持续性经济下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长期萧条。第一次长期萧条由英国利润率下降引起,随后的多次危机造成资本贬值,在一战的刺激下方最终结束。第二次长期萧条是美国利润率的崩塌从而拖垮世界利润率所致,最终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参与二战后重建才摆脱本次萧条期。第三次长期萧条的主导原因是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盈利危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衰退,以及近期美国金融领域的持续性震荡,表明第三次长期萧条正在深化。长期萧条理论指向资本主义必然被替代的历史规律。21世纪的资本主义处于全球“爬行”之中,全球不平等加剧、气候危机与生态灾难愈显,无产阶级的反抗最终不可避免。长期萧条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