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86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8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849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长久以来,不论是读者接受还是学者研究,人们作为文本接受者关注的焦点总是小说中的主角,而往往忽略了次要人物的形象与特质。在犯罪小说中这种现象尤为显著,主人公紧张的作案过程及心理活动,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接受者的心绪,以至于几乎完全遮盖了"次恶"形象的气质与光芒。作为中俄犯罪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太阳黑子》和《罪与罚》在成功塑造了犯罪主人公典型形象的同时,也将"次恶"形象的独特气质与生存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作为城市的参与者和旁观者对社会、城市清醒的认知,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阴暗面,回望自己犯下的过往罪恶时所表现出的挣扎与彷徨、忏悔与赎罪,同样意义非凡,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52.
明清之际诗歌中的"牡丹"意象普遍具有沉痛的时代烙印,与特殊的士人心态紧密相联。首先,与传统牡丹诗往往给人以歌舞升平、富贵美好的感受恰好相反,它被赋予了"故国"的象征意蕴,常常唤起诗人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痛楚与繁华易逝的悲伤。其次,因其"故国"的象征意蕴,它还能使诗人重温旧梦,暂时忘怀现实的痛苦,获得片刻美好的体验,成为诗人"借以娱目肆志"的灵魂遁逃之所。再次,在象征富贵繁华的基础上,发展了象征内在人格精神之"富贵"的全新内涵。  相似文献   
53.
广西三江县梅林乡车寨村是典型的侗族传统村寨,灵魂观是当地侗族人观念世界的核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信仰礼俗蕴藏着侗族人独特的灵魂观。车寨的宗教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草木、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萨岁、土地公等神灵崇拜,还包含信奉灵魂不灭的祖先崇拜。这些复杂多样的信仰及相关祭祀仪式,镶嵌着当地侗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和灵魂观。  相似文献   
54.
在《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在梳理和辨析前辈哲学家关于灵魂问题论述的基础上,以实体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质料—形式"、"潜能—现实"问题的探究,引入了躯体与灵魂关系问题来解释生命现象,确定了"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在灵魂与躯体的关系问题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灵魂的两个部分":一是使有生命的躯体实现的灵魂;一是使理智实现的灵魂。灵魂的这两个部分,既是感觉的实现又是思维和欲望的实现,形成了"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的观点,建构起了古希腊确定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55.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实体,用“灵魂”来指称那个与身体结合在一起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的实体。笛卡尔的身心观的革命性体现在他主张机械论的身体观。他不像古人那样认为灵魂赋予身体生命活力,不再视灵魂为神圣的永生的力量,他甚至尝试像展示机器运行那样解释灵魂如何驱动身体,这使其几乎将灵魂还原为一种物质器官。但是,笛卡尔不敢公然背离古典理性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那里,指挥身体行动的灵魂最终没有与从事认识的心灵彻底脱钩,并且他还装模作样地响应教会的号召来证明灵魂不朽,这才使得他的著作中出现了“心灵”与“灵魂”混用的局面。  相似文献   
56.
该文面向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产教联合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产教联合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引入案例化与项目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协调育人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增加教师工程经验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采取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促进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改革措施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快速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7.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化工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建设,开展微视频录制,拓展实验和仿真实验开发,建立一套集线上资源、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课程考核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为一体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8.
59.
孙犁,“找到了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风格独特。作家善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精美,以美为立足点去选择材料,构思主题。孙犁的故事不追求宏伟繁复,而是用白描手法做细腻传神的刻画。他的小说往往采用散文式的结构,迸行诗意的抒情,浪漫气息很浓,把现代抒情小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0.
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卓越计划的关键环节,笔者所在的高校进行了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