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51.
给出了声子气体的定义,指出声子气体具有的统计学特色,求出声子气体的巨配分函数,并在高温和低温下求出声子气体的内能、熵、热容量以及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652.
金霞  李传军 《南都学坛》2004,24(2):23-27
魏晋南朝时期由于家族伦理与孝治思想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妇女免坐创造了适宜的社会条件 ,使法律的轻省化成为魏晋南朝时期刑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也使妇女的法律地位在魏晋南朝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3.
654.
唐人在律赋创作中常取法前代典籍特别是先秦儒家经典 ,作者或引用成语 ,或点化经典中的语言 ,或袭用经典中的句式 ,从而有意识地造成了律赋语言雅正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与科场文化的导向以及古文运动的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55.
本文建立了内可逆Otto循环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大功率和相应的效率,在内可逆0tto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摩擦,建立了有摩擦的不可逆0tto循环模型,在的条件下,导出了有摩擦的不可逆Otto循环的最优性能,最后对所得结论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56.
张忠炜 《文史哲》2011,(6):90-102
秦汉是律令法系形成的初期阶段,与律令法系堪称最发达的唐代相比,此时的律令关系颇为复杂,而这种复杂源于早期律令所具有的特殊性。结合传世典籍与出土简牍,从"律令转化"、"律主令辅"、"律令分途"三个方面入手,探析律令法系形成初期的律令关系问题,能够推动中国古代律令法系特质之研究。  相似文献   
657.
深刻缜密 自成体系──评《胡应麟诗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刻缜密 自成体系──评《胡应麟诗论研究》赵永纪明代胡应缴的《诗致》,是中国古代诗话中编排较有系统的一种。陈国球搏土的《胡应战诗论研究》是对胡著的独到研究,细细读来,感到收益非浅,许多地方可谓先得我心。《诗该》开篇第一段,就论述了诗歌由四言直至律绝的...  相似文献   
658.
张小莉 《学术研究》2005,(9):106-111
清末“新政”时期,出版领域呈现出新的变化,西方版权观念传入中国。为适应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要求,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该律虽未真正施行,但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59.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末补充说明字声规则,亦学《词律》体例,而内容则多袭取《词律》附注;但其例词不是从《词律》中来,而多选择香艳游戏之作,带有明显的词选痕迹。由于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的示范,使得词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660.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种族、血缘等等外在的束缚,其适用性随着范围的扩大而缩小;第二种模式摆脱了外在世俗的束缚,将个人唯一地建立在“灵”之上,但未摆脱上帝权威的束缚,其普世性仍带有强制性;唯有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人人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理性之上,是真正普适的道德律,其他形式的“金规则”都要从这一层次上来理解才会具有道德性,也唯有它才是真正适合于充当“全球伦理”的“金规则”的。其缺点是太理性,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但这是人性内部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