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41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10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94篇
理论方法论   382篇
综合类   3854篇
社会学   252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102.
写<郁达夫的婚姻和爱情>时,我常常一连数月写不下几行字,有时一个小问题能困扰我很时间不得解脱.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对郁达夫的作品是广泛占有了,心得体会也不少,可真的动起笔来,一连串的问题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3.
面对婚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与考验.有人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句“离婚”。仿佛立刻轻松置身事外;有人选择委曲求全,一句“凑合过”,义说得何等辛酸!然而有关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认为“爱情已经远去”的心理感受,其实恰恰是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你可以选择结束婚姻,但绝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结束,否则,注定会在多年之后的醒悟中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104.
惜取眼前人     
最青涩的年纪,他和她相遇。都是穷孩子出身,来上大学时,他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而她穿着母亲亲手缝的内衣,那时他们想,一定要在北京这座城市站住脚。那时,她二十,他二十一。没有钱花前月下,两个人的爱情一点也不少,坐在湖边,一边读书一边谈情,他随手采了手边的草,给她编一个草的戒指,然后小心翼翼地套在她的手上,她笑着说,好看。  相似文献   
105.
红尘深处的一声叹息--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悲剧意识为切入口,从对人性的探索、对爱情和婚姻的探索、对人生的感悟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106.
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养成>,是一部荡气回肠、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潘巧巧沦为杀人犯的过程.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少女潘巧巧命运相关的人物,他们或温情脉脉极富爱心,或十恶不赦愚昧至极.他们共同造就或目睹了潘巧巧的悲惨命运,但同时,他们也在完成着各自的悲剧人生.作品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深厚的感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世俗画,揭示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7.
李菲 《女性天地》2006,(4):36-37
你有能力抵御婚外的性诱惑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确定的,那么,你必须从婚前做准备,选个与你差别不大的人作配偶,从源头开始预防。  相似文献   
108.
《娇红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娇红记》是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娇红记》形成了两个突出的美学特征,即戏剧性审美和悲剧质性。元代特殊的文化政策及繁荣的戏曲文化孕育滋养了这两种美学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9.
神秘抽屉2000年10月,在一次研讨会上,25岁的中学教师肖雅认识了在西南一所知名学府任教的青年讲师李新平。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爱河。肖雅是西南某大学中文系的才女,从大一开始,身边便不乏追求者。与大多数时尚女孩一样,她经历了几次不成功的爱情。但她坚信总有一天,会有一  相似文献   
110.
《聊斋志异&#183;香玉》的故事属于纯美一类,其完美性主要体现在环境的雅洁,人物的纯真和故事的淳美三方面,它的悲剧结局显示了某种深刻社会人生的哲理,即:现实社会人生总是充满诸多不中意,不完满的缺憾,至善,至纯,至美的理想境界总是难于求索,难于追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