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1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22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902篇
社会学   38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就能充分发挥其功用,教育改革和前进的速度就能大辐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2.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只有紧扣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于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与激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学习,各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至今仍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大课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物理教师也义不容辞。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主要包括:爱国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注重了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着重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9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新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96.
刘小认 《职业》2013,(9):144-14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物理学习的困难,其根源在于物理思维构建过程缺乏。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从知识的认知过程的规律中发现问题,从而为了解决问题而形成物理思维的构建过程。新课程下对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的物理思维能力,一定要从学  相似文献   
998.
秦庆 《科学咨询》2010,(18):105-106
教学过程是生与师、生与生、师生与文本或自然(包括人造自然)对话的过程。教材是实现对话的重要媒体。教师能否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并将教材内容“隋境化”,是用好、用活教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99.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余年时间,如何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当下,有部分教育工作者提出“教师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归根揭底还是要回归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00.
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文科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讨论了给文科生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课程体系和具体授课方法.将文科物理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应用到管理类学生和工业设计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较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本应该具有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