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2年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寥寥数语揭示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实质。上层布尔什维克们的生活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早在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就相当严重。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6月23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至此划上句号。在这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人们一直在争论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除却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体制僵化、特殊历史性的民族问题、国际化大背景下的军备竞赛和西方主导的和平演变等这些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外,最终加速苏共亡党亡国的关键力量就是领导人的失职,其背后所映射的是以戈尔巴乔夫等历届苏联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苏联特权阶层,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所放松警惕,最终在个人既得利益面前,肆意放纵,并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了集体倒戈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领导科学》2012,(24):64
有人说,灰色,是黑白混淆;权力,是社会能量。而灰色权力简言之,就是黑白混淆的社会能量。在相对清明的社会中,权力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是用来维护社会公平、消除贫富差距的,它要让社会变得黑白分明。在灰色的社会中,权力成为特权阶层牟利的工具,特权阶层通过干预资源配置、财富生产和分配,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形成了灰色利益,加剧了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越灰色,贫富差距越大,社会矛盾越激烈,稳定也就成了抱薪救火的奢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日前刊文指出,所  相似文献   
14.
洪晃 《东西南北》2011,(18):25-27
“史家胡同51号”曾经人声鼎沸,也曾经门前冷落。它令我懂得了什么是中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3,(8):41-41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16日发表题为“央企高管升官无望补偿,当不了省长当董事长”的文章,指央企高管异化为特权阶层。  相似文献   
16.
“VIP服务”与“VIP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娱乐八卦新闻的头版头条都集中在“天后”王菲生孩子的报道上。人们在对“天后”私人生活备受干扰表示同情之余,一则“被指没资格预订部级产房,王菲入住普通VIP套间”的新闻更让许多人心生感慨:如今连生孩子住医院都要按“资格”分为三六九等!纵观当今社会,“VIP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如“VIP候车室”、“VIP通道”,以及各行各业的“VIP  相似文献   
17.
修思禹 《领导文萃》2012,(2):108-111
众生平等吗?显然不是。至少在公众的眼中,有背景的"二代"在竞争中的条件一定更优越。而那些真正的二代们,则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苦楚与厌烦。有背景的二代主持人:当意识到你的家庭背景跟别人不一样时,你是否会有优越感?  相似文献   
18.
马兴 《东岳论丛》2012,(3):25-31
尧舜时代的洪水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产生了积极影响。洪水促使不同族邦迁徙于黄河中游地区,从而形成了社会高级政治组织;高级政治组织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广泛设立;治水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并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分层,催生出特权阶层。禹治水成功,中国早期国家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9.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特权阶层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许多人认为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事实上,斯大林模式只是为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根本上是由于人们没有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官僚统治者阶层进行准确的定性,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僚与群众的矛盾关系。解决官僚特权阶层问题不能靠私有化而只能通过建立真正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把官僚窃取的权利归还给人民。  相似文献   
20.
焦连志  张春霞 《兰州学刊》2006,43(7):122-123
《莫斯科日记》中,罗曼.罗兰客观地指出了苏联当时存在的特权现象,指出无产阶级革命首要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的平等,形成统一的阶级。”然而,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后,却逐步形成了干部特权阶层。苏联社会结构中干部阶层特权的存在导致苏联社会结构的二元分裂,党群关系淡漠,官僚主义盛行以及干部阶层的腐败等,使党日益脱离了它所代表的人民群众,这是苏联共产党最终亡党亡国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深入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今天,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