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前苏联共产党经历了一个由早期注重加强党内权力监督,到后来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弱化乃至于形同虚设的嬗变过程.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干部任用失去了监察;其次,领袖专断司空见惯;第三,个人崇拜蔚然成风;最后,官僚特权阶层逐步形成.认真总结这些导致苏联亡党解体的深刻教训,对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在资本主义土壤上诞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1991年,苏共以国家解体方 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进程。苏联共产党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内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外因是美苏争霸以及西方的和平演变,而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其腐败 导致民心尽失是直接原因。这段历史在苏联已怆然定格,但是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不能忘记,十月革命的成果不能否定。追溯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特 别是对于源于十月革命胚胎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传承发展中纪念它,在重新审视中借鉴它,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23.
寻租网络与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来 《学术研究》2001,(9):69-73
本文假定国有企业利益体系和责任体系的非人格化原因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公共物品性,而政企不分的利益基础则是对具有公共物品性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寻租的需要.本文主要讨论,国有企业成为政府官员和企业官员共同寻租的对象,并进而形成有系统的寻租网络.其中,政府官员的寻租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利益根源.政企不分及由此而形成的责任体系的丧失、委托代理关系的混乱和监督虚无化,为寻租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了必要的通道.由于政府官员控制着寻租的主动性,国有企业实际上是由外部人控制的寻租租金来源.  相似文献   
24.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特权阶层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许多人认为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事实上,斯大林模式只是为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根本上是由于人们没有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官僚统治者阶层进行准确的定性,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僚与群众的矛盾关系.解决官僚特权阶层问题不能靠私有化而只能通过建立真正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把官僚窃取的权利归还给人民.  相似文献   
25.
郑连根 《领导文萃》2010,(23):102-105
<正>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带给后世足够的荣耀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政治路径。与此同时,汉朝衰落的历史原因也足以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26.
裙带政治和世袭闺阀制度,在二战后稳定了日本自民党的统治,也深受自民党统治基础农协阵营和保守势力的支持,对于日本政治的超稳定结构、迅速振兴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选民基础.但是,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合作化时代,靠个人家庭、人脉单打独斗已很难支撑政经的"潜规则"游戏.所以,日本特色的"裙带政治"究竟会走多远?如何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契合?这将面临重大考验.日本经济刚刚走出低谷,日本拥有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优秀、最稳定的公务员队伍,一定程度上暂时掩盖了"裙带政治"的缺陷,这是日本的幸运.日本有些大企业也清醒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中,具有国际视野、宽广胸怀,克服"岛国根性"和具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最珍贵,所以,纷纷开始在全球延揽人才、委以重任.这是对日本裙带政经关系的补充,唯才是举、选贤任能,也是未来日本政治经济发展和第三次崛起的关键和希望.  相似文献   
27.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苏联特权阶层的“自我政变”,是为了使他们长期以来通过非法手段占有的社会财富和各种权益合法化。苏联时期的那些“在册权贵”在苏联解体以后摇身一变。变成了新体制下的新官僚或者富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