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潘秀玲 《源流》2015,(1):18-18
12月17日,在2014年广东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2013-2014年广东老区宣传工作40个先进集体及4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省老促会副会长李守进宣读了表彰决定。茂名市老促会等10个单位获"特别贡献奖";韶关市老促会等5个单位获"一等奖";清远市老促会等6个单位获"二等奖";汕头市老促会等9个单位获"三等奖";河源市...  相似文献   
12.
曹劼 《国际公关》2011,(4):52-53
斯考特公共关系顾问公司(The Scott Partnership)1996年才在英国成立,算年头在英国同业者当中毫无疑问是年轻一辈。近年来,斯考特公司一直在拓展海外市场,在中国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最近,《国际公关》杂志驻英国特约记者同斯考特公关在英国和中国两地的高管展开三地对话,从他们眼中,  相似文献   
13.
罗兰(本刊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很高兴您同意接受我的采访.陈明远先生,这次想从您关于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系列著作谈起.1999年以来,您发表了<文化人与钱>三部曲:<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水深火热中的文化界>和<知识分子与人民币>,多次修订再版,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固化的社会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保证社会稳定的途径等问题广受关注。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到学术界的关注,这些问题被频繁关注。2011年6月,杨继绳先生的《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一书最新修订本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杨继绳对于农民、农民工、工人、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等社会群体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各个群体的横断面来剖析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日前,《新京报》记者兼本刊特约记者张弘专访了杨继绳,请他就社会阶层固化这一个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徐维宁 《源流》2015,(1):25-25
我很荣幸参加了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聆听了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部署和有关精神。会议还表彰全省老区宣传工作"十佳特约记者"和"优秀通讯员",我也添列其中。面对这一荣誉,我真的倍感惭愧,也万分感谢。一是感谢省老促会对怀集县的关爱。省老促会对怀集县革命老区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为怀集县革命老区建学校、建卫生院、建公...  相似文献   
16.
纳税人有哪些权利?政府拿税收做了什么?什么是"阳光预算"?个人所得税怎样征收才合理?你交了多少隐蔽的间接税?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如何解决?从过去大众普遍对税收和财政预算漠不关心、一无所知,到现在"税痛指数"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可见我们已进入税感时代,财税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近日,著名财税学者李炜光的《税收的逻辑》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为此,新京报记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专访了李炜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24日,是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胡适逝世50周年纪念日。在近代中国,胡适无论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均产生过巨大影响。就胡适产生影响力的具体原因,本刊特约记者张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胡适研究专家耿云志先生。  相似文献   
18.
廖春花 《源流》2015,(1):22-23
我来自南雄市,非常感谢《源流》杂志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本人也被评为十佳特约记者,我想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责任,更是对南雄市老区新闻报道的关心和肯定。在此,我非常感谢省老促会领导对南雄老区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源流》杂志编辑记者对本人的厚爱。作为《源流》杂志的特约记者,我深深地感到,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艺术家张大力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照片,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为地修改过了。原来照片上有的人,突然会变成没有了。他这几年来埋首搜集这些照片,现一共130多组历史照片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形的机会。本刊特约记者翁小筑采访了张大力先生。承他谈到有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杨天石研究蒋介石多年且有多部专著面世。近年来,他数次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蒋介石日记,并出版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之一、之二)。最近,《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之三)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然而,他对蒋介石的研究,却遭到了台湾学者汪荣祖以及大陆某学者的质疑。杨天石为什么会受到海峡两岸学者的质疑?他是怎样利用蒋介石日记做研究的?除了日记之外,他还利用了哪些资料?带着这些问题,2014年7月间,本刊特约记者、《新京报》记者张弘专访了杨天石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