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23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23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1129篇
社会学   63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61.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鸠摩罗什和慧远的论争、僧肇与刘遗民的书信往来以及罗什、僧肇与道生的维摩经注疏实质上属于一个系列的往复论争,涅槃"有"与般若"空"的义理论争从鸠摩罗什来华至《泥洹经》译出之前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种论争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思想讨论事件,而是有着独特的僧团背景和文化对抗成分。  相似文献   
262.
刘建琼 《河北学刊》2007,27(4):137-139
文学主题的特性常常是社会形态格式的表征,忧生意识是宋词的文学特质。本文试图从创作时代的社会特性出发,本依词人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追溯宋词忧生意识的种种表现,寻找文学创作的根由以及作品和作家价值所在,为宋词的欣赏和文学的创作提供思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263.
秦元 《齐鲁学刊》2003,(1):14-17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64.
在儒学史上,元代许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儒者以“治生”为先务的思想。许衡的治生论是基于当时儒者的经济状况而作出的一种应对,表达的是儒者学做圣贤需要先解决生计问题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作为儒学的一个口号,它的确存在着措辞不当的问题。王阳明从儒学的基本教义出发,对它作出批评与修正。晚明以降,不断有学者对许衡的治生论给予肯定,但这些辩护在策略上都是极力撇清治生与营利的干系,在理论上都没有真正驳倒王阳明。当代学者余英时先生则从王阳明对许衡治生论的批评中解读出明代儒家伦理有了新发展。儒家伦理在明代是否有了新发展,以及这种伦理发展与社会风尚变化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265.
净土思想是两千年来中国佛教信仰者的基本旨趣。净土宗思想的基本特质是极乐往生和念佛往生,即以较小的心力(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而得到极大的收获(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符合行为学的基本要求,以致阿弥陀佛成为中国佛教信徒的普遍的崇拜对象,成为包括后来禅宗在内的中国佛教重要宗派的共同的终极信仰。这从宗教学说体系构成的视角来说,也决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266.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1946)杀人是极大的罪恶。动用国家武装力量杀人是极大的国家罪恶。日本国家军队对中国人的杀戮(1931~1945)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这一罪恶已被制止了整整60年。但它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267.
清儒对治生问题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儒者治生的合理性以及治生,对儒者独立人格的重要意义清儒的治生观念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对宋明理学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一次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268.
[提要]明末清初以降,随着理学价值观念的衰落,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儒者认为,自私来自天赋,是人之常情,不可剥夺;他们重视个人经济独立,肯定并发展了前人"治生为本"的思想;他们不只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还主张开明自营。积极谋求发展。清代公私观念的这些变化,大大地推进了个人权利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而且,这些变化贯穿于整个清代思想发展历程,并没有为某些政治史上的事件所左右,显示了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269.
赵夏 《人文杂志》2001,(3):157-160
本文以吉林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的绿色经典丛书为主要线索,对这套出自不同"专业身份"的作者关于发展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等问题进行的思考,从写作方式和立论思想上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和评价,进而提出这些著作在"绿色经典"这个大主题之下,都是立足于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或做实证科学研究、或做哲学思考、或做自然情结之上的人文关怀、或做立法管理政策上的保障,每一部作品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270.
2004年元月中旬,笔者为执行由香港特区最高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赞助的“香港救助儿童会”捐资项目而访问西安和上海两座城市。因为遭遇春运,故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得空拜会了几位旅外邑人。其中原籍休宁陈霞、后侨居日本、现任日本东工KOSEN株式会社上海、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所长竹越申生先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