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5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坏他们对这一新信仰体系的建构,以消除二王氏的社会影响,为此对昙阳子进行了一系列“祛魅”举措.在昙阳子两种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激烈的文化权利之争随着世俗权利的强行介入而暂时消歇,然而附着在昙阳子形象上的文化意义却在历史空间中不断流动,“附魅”与“祛魅”彼此纠缠在一起,同时因权利场域之外的第三者或属于另外场域的民间出于探求本相之目的而赋予昙阳子“返魅”意义,从而使昙阳子形象的建构愈显复杂. 相似文献
22.
明清之际江南士商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使得王世贞的商人传记在文体上有较明显的变化:倾向于选择士、商身份有过置换的传主,并热衷于表现商人身上士的素养和道德节操.士商融合的社会形势还导致了作家以及文学思潮和文学史写作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3.
孙学堂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7-104
王世贞《艺苑卮言》提出的“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这一命题中,“才”包含狭义的才华、广义的才能二义。“思”从一个角度看包含情思、思力二义,从另一角度看包含自然思致和苦思二义。“调”包含声调、情调二义。”格”从学习古人作品角度看是规范之意,从生成意义上看是特点之意。由于这四个范畴的复杂性,这一命题有多种可能的解释。这一命题是王世贞.对文学(文章)创作的认识,反映了王世贞的一些基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24.
王辉斌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48
王世贞之于乐府诗的批评,主要反映在《艺苑卮言》一书中.此书的“乐府诗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乐府艺术论”、“乐府诗人论”、“具体作品论”,且各具成就与特点.王世贞对李东阳《拟古乐府》所进行的评价,早期与晚年之所以截然不同者,主要是因其内因与外因所导致,使得王世贞晚年不仅“自悔其少壮之误”,而且还“于论西涯乐府”,乃“三致意焉”. 相似文献
25.
刘基散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世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56-57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26.
赵伯陶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57-59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27.
陈书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59-60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28.
张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1-62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29.
周中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2-63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30.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