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宋代是题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宋人题跋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因其不拘常格、趣味横生的特点,获得了文学审美价值。题跋体现出作者机警爽悟的个性才华,记录了时人旷达真率的生活情趣,蕴含着深潜浑然、耐人寻味的理趣,同时又以语言和修辞的妙用,形成了生动活跃的文字之趣。通过宋代文人的创作实践,题跋形成了表现性情的文体优势,显示了其作为"真文字"的艺术魅力,对后代散文、尤其是明代小品文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教研背景:上学期,宁海县教育集团举行了第二届求真、求美,绽放个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爬山虎的脚》。它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中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  相似文献   
63.
士方 《社区》2012,(32):14-15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录宋人诗颇富理趣以奉士方同志留念吴组缃书一九八一年三月于北京”  相似文献   
64.
李琦的诗在情感之外有一种理趣丰盈的品质,充满对爱的本质真谛、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生命体验的凝眸深味;这种理趣因与具体的形象、情绪相伴生,所以使诗完成了合规律性的诗意造型;并以对理性、智慧的追逐撼动了传统的诗歌观念,敦促着诗歌走向了心灵与外物对话的感性哲学.  相似文献   
65.
东晋时期的玄言诗说理抽象,枯燥乏味,缺乏艺术的审美趣味,而陶渊明却巧妙地运用比喻、寓言、用典等方法,将诗歌的哲理性蕴涵在田园风光的描画和平淡的农家常事的叙述中,使得诗歌中的景、事、情、理浑然一体,让人读后觉得言浅意深,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6.
钱钟书的散文充满理趣,如《窗》之中就容纳了有关人生的种种思考,值得人们深思回味。  相似文献   
67.
元好问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其海棠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我手写我心,极具个人特色,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总的来说,元好问海棠诗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诗人对海棠花蕾的偏爱及对海棠花叶形色的描绘,借海棠意象表达亡国之痛,抒发飘零之苦,歌咏女性之美,并将人生哲理融入诗中,发掘咏花诗的理趣之美。  相似文献   
68.
论田锡辞赋的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 《文史哲》2001,(4):75-79
宋初文坛承接五代平弱的文风,流连忘返。田锡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探索宋赋的发展之路,以革除文坛积弊。田锡论文重视文学自身的价值,主张表现真性情,这是他变革赋风的理论基础。在辞赋创作中,田锡追求雄豪壮大之美,以革除繁采寡情之弊;追求清丽深婉之美,以革除枯槁憔悴之风;追求理趣韵致,初露成熟的宋赋风貌;追求文气的圆转流畅,变革骈体文风。  相似文献   
69.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独具魅力而又富于理论内涵的形式.从外在形态看,论诗诗似乎处于一种散在的状态,但从中又可以寻绎出内在的整体性,即一贯的诗学观念、鲜明的批评主体立场以及系统的诗学价值标准.论诗诗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型组诗所展示的诗史风貌;二是以辨体意识对于诗史的选择与判断.论诗组诗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辨体意识.论诗组诗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指向性,体现出鲜明的诗学立场.作者以之评价不同的诗人、诗作就会产生鲜明的情感反差,从而激发了论诗诗中的活性因素.论诗诗不是抽象的概括或枯燥的说教,而是以审美意象来呈现其诗歌美学观念的,而这种审美意象产生的契机则是感兴的生发.论诗诗中的名言往往超越了一般的诗歌批评,而升华为一种诗性哲学.  相似文献   
70.
刘熙载说苏诗"长于趣",姚莹更称赞说"眉山绝趣苦难追".选取传诵中的34首,分"谐趣"、"奇趣"、"理趣"三部分,略探眉山之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