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6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7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686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1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刘波 《管理科学文摘》2010,(17):272-273
市场流通业控制了终端顾客,从而控制了整个产品价值链。当今最优秀最赚钱的企业由制造业开始转向作为供应链终端的零售业。产品的价值力量已由制造上游转移到了流通下游。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我国的流通企业应该抓紧创新流通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流通拉动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仕彬 《四川省情》2007,(10):60-60
内江市中区是内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发展商贸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市中区进一步创新思路,实施大商贸、大流通战略,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县区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西宁市各级商贸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全市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流通产业发展加快,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增强。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态势消费品市场规模再创新高。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1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09,(1):I0007-I0007
图表说明:四川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到今年一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点,二季度开始回落,三季度和四季度由于以生猪为代表的畜产品价格下降使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茹林 《青海统计》2009,(6):24-26,19
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并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到议事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2007年初开始至2008年,青海省农业生产资料(下称农资)价格与全国一样受能源、原材料、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推动,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逐月攀高,  相似文献   
16.
覃飞 《广西统计》2000,(6):35-36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农民对生活消费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迅速增长.农村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村市场的容量和潜力巨大。而当前存在的一些制约着广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阎庆华 《理论界》2001,(5):39-40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观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一个牛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单位商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少,价值量也就越小。反过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单位商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也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我们的探讨就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勺…  相似文献   
18.
1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持续发生,而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在理论上尚未明确,导致刑事保护的界限模糊、教义规则明确性不足。现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研究表明,以"侵犯"为经验基础与条文不符,在方法论上存在偏差,无法实现构成要件的解释目的。按照刑事不法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阶层思维,应先明确形式法益,再利用实质法益方法进行遴选。从法条出发,明确"流通"的经验基础,结合文义解释和自然法方法,可得出信息流通权这一形式法益;再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背景作必要性遴选,可知所保护的法益为流通知情权。运用自然法方法检验证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系自然犯,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只是提示性的规定。必要性方法否定滥用行为是刑事规制的必要,而限制解释"获取""提供"等行为要件为依法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新型犯罪行为提供个案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李利江 《金陵瞭望》2011,(29):11-12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工作要求。根据商务工委的安排.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到高淳县阳江镇临湖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驻点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