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是书迷     
典型的首尾照应写法,名副其实照应不折不扣,中间选取两个细节进行描写,形象生动,特别是如饥似渴、抑制不住、全然不知、不由自主、不听使唤等词语的运用更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中心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2.
文章从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和创作成果来探索中国油画在其借鉴、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逐步地构建了自己的美学特色,特别是在油画风景创作方面,如何的具备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山水——人的统一性的美学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我们民族对于整个自然界研究的热情,这种热情可以追寻到我们更早的文化观照中去。同时,通过系统考量近、当代油画(特别是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试图揭示当代中国这一文化背景下,风景油画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山水精神,而形成自己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93.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而课堂教学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作为一名普通初中历史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立足历史课堂——这方我人生最珍贵的"舞台",开始了对"生动"课堂的探究,我坚信,"生动",能使课堂"赋能"、"增效"。本文结合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初步阐述自己"生"动的课堂才"生动"的理念。我想,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成功地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精彩"地"动"起来,那么他至少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94.
比喻作为一种极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不仅在写作中用到,用它来帮助演讲,同样可以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李克强总理演讲时比喻手法的运用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演讲形象生动。在演讲中如能用好比喻,会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现一幅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画卷。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时对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中俄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加强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看法。他语调平稳,言语平实而生动,就像一位老师一样,面对台下的“90后”俄罗斯青年学子娓娓道来,赢得了听众的一致称赞。如何认识新时期的中俄合作?李克强这样比喻:这就像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要谋事布局。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的大势。这不是权宜之计,必须着眼长远,脚踏实地。新时期中俄合作是个政治性极强的术语,一般学生可能对此理解不透、不深入.这里李克强总理以人们常见的事物“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中的布局来比喻中俄合作。下围棋和象棋时要想胜利就必须要先布好局.不要只顾眼前,计较一棋之得失,这也就很形象地比喻出中俄合作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的大势,不是权宜之计。总理的这个比喻可谓是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耐人品味。善用比喻,化深奥为浅显.使得演讲通俗易懂。演讲时运用比喻,可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表述自然,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在达沃斯论坛夏季年会上,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媒体提  相似文献   
95.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2,(5):135-136
《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王逸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本书中倡导一种"创造性介入"的外交新理念,无论对于学术讨论还是对于政策决策,都颇有启发。书中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寓新鲜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易懂的叙述之间,展示中国外交研  相似文献   
96.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蕴涵着让人为之着迷的艺术魅力。就人物形象而言,全书出现了四百多个人物,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而其中曹操无疑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作品中的曹操并非只有"罪恶"的记录,也有"成功"的业绩。作者曾经指出,他笔下的曹操是一个"功首罪魁"于一身的两面性人物,这个形象既符合历史真实,也符合艺术真实,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7.
章人英 《社会学》2000,(4):35-36
近阅《文汇报》载周巍峙同志写的《学者、长者、仁者——忆戈宝权》一文,不仅文笔朴实,情意真切,尤其题名妥贴生动,耐人寻味。当今所谓“学者”,俯拾即是;人日进入高龄化,年高者多德劭,“长者”也不足为奇;唯独真能称得上“仁者”的,诚非易事。“仁者”一词,源出《论语》。《论语》书中提及“仁”有109处,到底什么叫仁,令人困惑费解,二干余年来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为人信服的定义。《辞海》中说“仁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我觉得此一释义有待商榷。就个人的浅见,认为“仁是中国儒家的一种理想的、完善的行为规范,内容包括三  相似文献   
98.
<正>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南方的一座小城——无锡,因为一座书院的诞生而变得不再沉寂。那一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旧址重建书院。重建工程开始于当年四月十一日,至  相似文献   
99.
在线真题 1、一步,一步,再一步; 2、春风吹又生[温馨提示]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可喻指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件感人的事件,一个新的好政策…… 要求:(1)以上两题,请任选一题写作。(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相似文献   
100.
一、有声语言的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语言传授知识技术,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只有以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富于趣味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语言说明动作名称、方法、要领。这时语言要求简明、生动形象、富于趣味性。如教滚翻时说明要点"像球一样滚动",又如学蛙泳腿动作时,教师可以说,"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