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4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管理学   2100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867篇
人才学   271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8321篇
理论方法论   1578篇
综合类   15352篇
社会学   1506篇
统计学   36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1039篇
  2020年   1010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610篇
  2016年   773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2386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1941篇
  2011年   2061篇
  2010年   2044篇
  2009年   2023篇
  2008年   2169篇
  2007年   1560篇
  2006年   1442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867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在传统文化和现有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编制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要遵循全局性、科学性和超前性的原则.生态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科学的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建立相应的战略保障体系,才能使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近代日本通俗伦理价值观与中国维新派伦理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日传统义利观的内涵,寻找两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不同特点。经过横向比较,得出日本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阶层属性、中国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派阀属性的结论。通过纵向比较,得出日本传统道德伦理被庶民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被精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胡剑平 《社科纵横》2010,25(5):133-134
丑学以图像视觉的优势与宽视野改变消费社会的人文内涵与接收方式,颠覆当代教育个体的人文构建,以"生态"思维开掘消费社会的人性内涵,"颠覆"当代教育依存的社会生态、人文境况,表现出生态丑学教育的社会责任与践行使命。审丑多维度"置换"审美,进而厘清审丑的负增殖,倡导审丑正价值及其内涵的多种构建,凝聚人文因素呈现审丑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94.
当前我国的传媒立法相对滞后,而且,传媒立法也是以限权的规范进路为主;从伦理的角度审视,我国当前传媒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传媒自由的立法供给不足,这导致现有的传媒法规既不能有效确保传媒自由,还在一定程度上要对传媒自由的滥用负责;保护传媒舆论监督的立法与保护名誉权的立法严重不平衡,这使得媒体的舆论监督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之下.  相似文献   
95.
96.
在两三代人没有从学校里接受过儒家经典教育的背景之下,如何让新一代能够接受儒家经典中所传递的核心价值,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事情.本报告对于15年教育实验中所面对的难点,儒家核心价值的源与流,儒家核心价值转化为中华美德教育的目的,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合一的教育模式,培训教师等几个方面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通过对传统伦理学的主体、性质、理论基础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等的批判,揭示了传统伦理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其根本特征是体现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的话语形式。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伦理学,并指明共产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是"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自由原则,由此,开创了伦理学史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98.
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失衡现象。现象界中有着诸多无视道德责任、任意践踏社会道德的行为。见诸于个体与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淡漠和道德缺失现象,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埋下重大隐患。道德失衡的局面折射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价值认同的危机状态。积极进行历史反思,结合特定时代背景对道德失衡现象追根溯源,努力探究其深层根源,这于新时期道德重建而言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涉及到目的地诸多要素,形成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生态系统.它的健康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借鉴层次分析法将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分为3个层面的21个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其权重,并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具体评价.在具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生态化评价需要进行信息搜集、代表选取、数据处理和具体评价四个过程,评价结果可用于目的地之间的横向比较或同一目的地的纵向比较,以利于目的地生态化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典型的俄罗斯生态文学题材作品入手,分析了俄罗斯生态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并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探索、道德探索及生态文学的哲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