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18篇
  免费   1528篇
  国内免费   206篇
管理学   4983篇
劳动科学   180篇
民族学   1079篇
人才学   311篇
人口学   225篇
丛书文集   10512篇
理论方法论   1826篇
综合类   18608篇
社会学   1972篇
统计学   656篇
  2024年   485篇
  2023年   1995篇
  2022年   1413篇
  2021年   2174篇
  2020年   2002篇
  2019年   1561篇
  2018年   721篇
  2017年   1089篇
  2016年   1279篇
  2015年   1926篇
  2014年   3567篇
  2013年   2370篇
  2012年   2275篇
  2011年   2444篇
  2010年   2257篇
  2009年   2292篇
  2008年   2341篇
  2007年   1652篇
  2006年   1477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社会性突发事件升级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秩序。其升级的诱因主要与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治理主体的迟钝行为有关。要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治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升级扩散,必须加强对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疏导,提高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的管治能力,建立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73.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治理研究陷入了本土化与主体性双重困境,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深度转型,农村研究方法的缺陷以及大规模村庄研究的局限,要求中国农村研究回归深度的村庄研究,尊重农民主体性。在回归村庄研究的方法论上,文章认为要突破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等研究视角的局限,把市场化这一变量纳入分析视野中。村庄主位、农民主体、市场化过程同国家宏观治理体系的互动逻辑,应该构成后中国农村治理研究时代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4.
75.
蒲鸿志 《学术论坛》2015,(2):142-145
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水平低,权力制约机制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委托关系不明确,核心竞争力缺乏。其法治化路径是:建立操作性较强的的财务、事务、权力制约等法律制度;彻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进一步从法律制度上肯定股权多元化,设计保护中小股东的制度;进一步用制度明确委托关系,通过法律来规范出资人的权利、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进一步提高企业选人、用人、薪酬制度的法治化水平,整体建构国有公司法人结构治理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8.
79.
80.
内自同城化作为推动内江、自贡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具体实践,已经成为川内城市综合治理的一大创举。本文对同城化概念进行界定,回顾了内自同城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内江、自贡因区位紧密一体、产业优势互补、交通方便快捷、文化趋向同质、行政主导强烈等因素达成了同城化意愿并加快了同城化进程。内自同城化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周边竞争态势严峻、交通建设推进迟缓、协同共治效果欠佳,因此建议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同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快交通建设进程、提升协同共治效果等方式实现全域同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