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16篇 |
免费 | 593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27篇 |
劳动科学 | 284篇 |
民族学 | 828篇 |
人才学 | 515篇 |
人口学 | 311篇 |
丛书文集 | 6229篇 |
理论方法论 | 1338篇 |
综合类 | 13310篇 |
社会学 | 2206篇 |
统计学 | 11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16篇 |
2023年 | 692篇 |
2022年 | 683篇 |
2021年 | 888篇 |
2020年 | 900篇 |
2019年 | 853篇 |
2018年 | 364篇 |
2017年 | 575篇 |
2016年 | 808篇 |
2015年 | 1210篇 |
2014年 | 2572篇 |
2013年 | 2044篇 |
2012年 | 1964篇 |
2011年 | 2150篇 |
2010年 | 2102篇 |
2009年 | 2072篇 |
2008年 | 2184篇 |
2007年 | 1408篇 |
2006年 | 1247篇 |
2005年 | 1095篇 |
2004年 | 857篇 |
2003年 | 792篇 |
2002年 | 599篇 |
2001年 | 551篇 |
2000年 | 442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环保约谈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新型治理措施,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环保约谈制度在环境立法中不断演变,并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一项重要工作方式。由于实践中行政约谈与督察约谈这两类约谈措施实施主体、程序具有高度相似性,使得在制度构建时较少区分约谈措施的法律性质,导致了不同约谈措施的混用。在环保约谈制度构建中,各地规范约谈制度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其对督察约谈制度的处理方式,也呈现出单行、融合与衔接三种模式。行政约谈与督察约谈分属法律法规与党内法规体系,两个体系应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建议规范行政约谈的规范性文件以衔接模式进行构建,与督察约谈衔接的同时,保留党内法规规范督察约谈制度的空间,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2.
再现性是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针对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诸许多失调现象,可以从教育目标文化、教育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和制度文化及方面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73.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向全民推行环保理念已成为媒体肩负的一项重任。面对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新闻工作者必须打开新思路,立足实际生活,树立环保理念,才能够向受众讲好环保故事、传播环保理念。本文将探究在智媒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向受众阐释环保理念,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宝贵认识。只有不断在工作上推陈出新,在实践中提升水平,才能更好地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4.
75.
范明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73-82
民族地区作为生态特殊区和贫困高发区的重叠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扶贫过程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发生了改变,而国家是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力量。文章以“三区三州”的典型代表云南省贡山县为案例,分析认为国家以正式制度、权力和资源及符号象征的在场形式全方位推动了生态扶贫。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村民被国家赋予保护生态的权利和责任,并纳入正式的生态治理体系之中;村民从意识上对生态空间形成了从“生存空间”到“公共生态空间”的认同,形成了家与国的空间统一;生态保护成为当地发展的前置条件,有意识、有组织、有明确目标的生态保护成为又一个人与自然互动的核心内容,村民在物质经济需求与国家生态需求的统一中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76.
陈祥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2-30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承载游牧民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的习惯规范,与草原生态治理和牧区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基于本土知识的牧区习惯规范在当前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及生态治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草原牧区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脱离牧区社会本土知识,挖掘草原生态习惯规范中有益的本土智慧和实践价值,可以为牧区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治理提供经验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现代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77.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宁夏总结出了包括植树种草模式、流域治理模式、治水兴水模式为主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贡献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中国经验",探索了贺兰山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具备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的基础和条件。宁夏必须坚持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点作用,突出生态保护红线的底线作用,体现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作用,努力在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78.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系统应由内部结构系统和外部支撑系统组成,即由资源环境、消费、企业、产业、科技以及政府六个关键因素构成的循环系统.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内各关键要素的数量联系,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江阴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