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7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航空业对替代能源的渴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过——CE0们每晚被油价意外上升的噩梦惊醒,醒来后又发现自己的飞机已经被纳入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系中……虽然大多数人不愿承认,但事情往往是这样  相似文献   
622.
近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表示,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火电行业环保准入门槛,推动火电行业排放强度降低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转变火电行业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23.
624.
胥永强 《南方论刊》2010,(10):15-16
不管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不管二氧化碳引发气候变暖的说法是否真实,低碳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开始向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蔓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无疑是一项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对于目前尚处于赤贫状态的国家和人民来说,强调共同责任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其本来就已经足够低碳的历史与现实。低碳意识形态的蔓延,客观上使得那些处于赤贫状态的低排放者获得奖励和回报越来越有了合理性。没有公平就没有未来,积极寻求民族国家之间的、民族国家内部的公平才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25.
626.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30-31
2009年12月,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是我国摆脱长期以来依赖的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多个机构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就中国面临的碳排放状况和未来的可能的减排情景作出了分析。本文根据已公开资料就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627.
《科学咨询》2010,(7):9-9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8.
浅析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扬 《决策探索》2010,(12):12-13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不仅是解决环境问题最好的出路,而且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9.
2010年12月28日的国际稀土研讨会上,即将出台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与会的稀土行业专家频频提及的内容。这部预计在2011年早些时候出台的法规将对国内稀土冶炼分离产业的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即将出台的国家标准非常严格,对企业是生死大考,万不可有侥幸心理。"出席会议的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发出了这样的警示。不过,对于计划重新整合国内稀  相似文献   
630.
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