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24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管理学   12597篇
劳动科学   640篇
民族学   742篇
人才学   2285篇
人口学   370篇
丛书文集   11222篇
理论方法论   3505篇
综合类   24658篇
社会学   4556篇
统计学   1606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458篇
  2022年   1077篇
  2021年   1685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1839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1115篇
  2016年   1425篇
  2015年   1733篇
  2014年   4045篇
  2013年   3725篇
  2012年   4110篇
  2011年   4491篇
  2010年   3817篇
  2009年   3788篇
  2008年   3904篇
  2007年   3037篇
  2006年   2803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593篇
  2003年   3142篇
  2002年   2677篇
  2001年   2287篇
  2000年   1584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延林  邓福祥  唐洪婷 《管理评论》2021,33(11):145-156
现有研究强调数字化创新对企业的战略价值,但学术界对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创新的认识却较为有限.借鉴变革型领导理论,本文提出CIO需求方领导力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同时,CIO结构权力可以增强CIO需求方领导力与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正向关系.此外,从CIO自身技能方面识别出CIO需求方领导力的三个重要前因:战略IT知识、政治悟性以及网络能力.通过采集179份CIO-TMT的企业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研究假设.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为企业发挥CIO在推进数字化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联系、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线单位,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团委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开拓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然而,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校内创新氛围、整合学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师生创新,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3.
伍尔夫所生活着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批判现行的思想和维多利亚时代前辈的传统。例如女人的权力,还有家的布置设计的一些问题。从一开始家庭就是一个特别的焦点,重新装饰家庭内部,创造一个宽松有生机的空间,来激励创新和自由的思想。质疑夫妻双方的领导权,作为社会组成的单元。  相似文献   
54.
55.
我国的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在新形势新局面下,党建工作必须开启新模式、新思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6.
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院培养医护人员的重任,学院的培养目标、教育体系和教育水平、教学模式等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医疗行业新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医学院校有必要对自身的职业教育规划进行反思和创新。情景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教"与"学"相形,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其在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中的应用和创新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随着我国社会组织数量的激增,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组织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社会组织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其快速发展本身也被当作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政府毫无疑问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也应该主导社会组织的组建。政府过于积极地主导、甚至"操办"社会组织的组建将会违背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的初衷,也不利于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政府不应该是社会组织组建的主导者,而应该是社会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