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子风 《新少年》2011,(Z1):31
成语毛遂自荐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毛遂自荐获得了成功之后,他又怎么样了呢?却很少有人知道。公元前257年,正是历史上诸国混战时期。这一年,秦国军队在继长平(今山西高平)之战大胜赵国军队之后  相似文献   
22.
秦国赘婿法律地位并非一直低下。秦立法剥夺其立户、受田宅等权利,强制其从军,始于秦统一六国后,直接原因为军事需要,深层次原因为文化认同、政治合法性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离骚》的两次上天,实际是象征屈原两次到达秦国的外交活动,并企图在秦国寻找出路。这一是取决于屈原的现实身份,屈原作为外交大臣的楚怀王时代,大半时间与秦国是友好的,而且屈原对楚怀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使他很难违抗楚怀王的意志而反对秦国。其次楚国秦国渊源极深,秦之著名将相大臣甘茂、穰侯魏冉兄弟、宰相李斯都出生于楚国,秦昭王母亲、秦孝文王王后皆是楚人。再一个是秦国对外国客卿的宽容态度,用人不问出处,唯才是举,对屈原也有巨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24.
楚秦刑事诉讼证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活动中,楚国和秦国已建立了确保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制度,探索出了获取诉讼证据的方法与策略,并已善于运用不同的诉讼证据种类揭露犯罪。  相似文献   
25.
《阅读与作文》2009,(5):78-78
缶,是一种什么样的古代乐器?先说。缶”这个字,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如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其义为,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  相似文献   
26.
张涛之 《领导文萃》2009,(18):103-107
在世人的心目中,蔺相如几乎是个完人。他的完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秦昭襄王意欲从赵惠文王手中夺取和氏璧事件。蔺相如当时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门客),被推荐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把差事干得很漂亮,保住了和氏璧。  相似文献   
27.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8,(5):26-27
弦高舍牛救国公元前627年,晋国国君重耳刚刚去世,还没举行丧礼。这时,秦穆公估计郑国的盟友晋国无心插手,就想趁机攻打郑国。秦国的军队由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率领300辆兵车,偷偷地朝郑国开去,很快就进入了必经之地滑国。这天,郑国有个牛贩子弦高,正赶着一群牛准备回家,半路上遇见一个从秦国回家的老乡,二人便闲聊起来。闲聊之中,老乡说出秦国发兵攻打郑国的  相似文献   
28.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宗室贵族,因患口吃,阻碍了他的社会交往。他敏于事而讷于言,口不善言却思维缜密,整天埋头于著书立说中,他的著作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9.
秦国由一个地僻位卑、国弱民贫的狄夷之邦,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其“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关。正是由于秦国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实行了一条开明的人才政策,即既注意重用本国人才,也注意网罗他国人才,选才无论贵贱,任人不避贤仇,以至秦国群贤毕至,精英咸集,群星灿烂,形成了强大的人才集团。而正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一个国家的崛起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软硬条件的制约,其中,文化被看作一种软权力,在一个国家崛起中具有权衡作用,就像通过一杆秤的权(秤砣)衡(秤杆)就可以来称量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一样。一个国家的文化权衡,"四两拨千斤",在国家崛起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国家战略决策和战略意志,决定国家发展方向。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崛起的历史为文化权衡作用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不重视文化权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