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推荐名单已经公示3周,按规定10个工作日后,名单就将上报北京。不料才过一天,县文明办就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成默金拆开一看,也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信里举报的是博海集团,说该集团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故,还指名道姓的,说"博海"老总裘天超欺上瞒下、骗取文明单位荣誉,希望领导抓紧时间来基层调查处理。文明单位评选,"非正常死亡"属于"一票否决",俗称"地雷线",一旦触及,可以马上剥夺资格。这份上报北京的名单,就是成默金本人拟定的,博海集团更是他竭力推荐的,如果举报属实,对成默金来说意味着什么,机关里人人清楚。博海集团,是全县纳税首户,老  相似文献   
32.
战国后期 ,秦国在统一巴蜀前后与巴蜀民族始终发展着不同的关系。统一之前 ,秦国与巴、蜀两国虽说很友好 ,却存在领土争夺与统一对方的问题 :秦国为从蜀国收复失地而暗中努力 ,巴国依附于秦国 ;统一之初 ,秦在两地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政策 ;30年后 ,秦国完全废除了蜀侯在蜀地的统治 ,直接统治蜀地 ;在巴地 ,秦国仍然施行“蛮夷君长”制。这与两地民族之历史、社会现状有密切关系。秦国的做法为后代王朝整合、统治南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33.
秦文化源流新探——熊图腾与中原通古斯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秦文化源流的研究中,只有跳出西周以来"尊王攘夷"的正统史观,方可寻找从黄帝有熊氏到嬴秦、楚、赵的熊图腾传承线索;再据新发现的秦先公大墓出土熊形文物的分析,以及嬴与熊、能等同源汉字的符号学证据,以回应人类学家的"中原通古斯人"说及考古学家的在中原以外寻找五帝时代线索说,从而对嬴秦族的文化渊源作出综合性的解释。根据殷商玉器中的"熊鸟"造型,也可探寻熊图腾与鸟图腾结合的神话想象,进而揭示夷夏同源大背景下的中韩之间的熊祖神话的关联性。当代国学研究的方法创新优势在于,在传世文献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可充分发挥出土和传世文物作为"第四重证据"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4.
在 2 2 0 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位于西部的秦国 ,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及一系列成功地决策 ,都明显地胜过六国中的任何一国 ,这是秦统一六国的内因———根本原因 ;六国或略逊一筹 ,或望尘莫及 ,或多有失误等 ,这是秦统一六国的外因———历史机遇。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 ,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进行再探讨 ,以期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伟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墨子》城守各篇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难度很大的作品。孙诒让《墨子间诂》曾对此下了很大功夫,但仍然感到研读十分困难,因而不免出错。依靠新近出土的文物尤其是秦汉竹简,不少疑难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6.
秦、三晋纪年铜戈的援部已经不见铭文,胡部铭文的主流形式表现为单一行铭文从援向胡的下端而行,但偶有的反向铭文可能是与特殊的用途有关。样式最多的还是胡部的铭文,根据字行与阑的角度可分为Ⅰ、Ⅱ两型,Ⅰ型又可分为a、b两式,铭文有铸有刻。矛、铍的铭文行款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就国别来说,秦和三晋者主要特点很相似,但也在某些方面各有特点。春秋时期以及之前的铜器绝大多数是铸铭,到了战国时期刻铭在数量上占了较大的优势,这种明显的转变背后有多种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其中工具材质更新、技术手段提高为直接原因,而社会各阶层普遍追求的雕刻风尚则是最基本的推动力。四国纪年兵器主要集中在战国中期到晚期,正好体现了当时刻划铭文成为主流的青铜兵器生产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7.
治国必须有实力,也行德政。只强调实力,忽视道德,不能稳定社会。在乱世的时候,强者可以取得一些胜利,终不能长久。秦朝强盛,却被农民起义推翻,最能说明问题。两千年前的《淮南子》对此作了很好总结。仔细考察,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界,也不都是”强者胜”。恐龙是强者,灭绝了,当时一些弱者还保存下来。人类如果依仗自己的智力消灭其他动物,破坏生态,最后也会导致自我毁灭,成为当代恐龙。  相似文献   
38.
竹简秦汉律与唐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简秦汉律与唐律的比较,尤其是篇目体例与有关诉讼方面一些具体法律条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法律虽然在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从一些具体法律条文到整个律典的篇章体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法律制度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则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39.
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在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出土了大批秦封泥,这是事关秦政治、职官、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在这批秦封泥之中,目前见有涉及江苏省的内容:郡级内容五例,县级内容十六例,以及两个与盐政相关之例。这批封泥,为深入研讨先秦、秦汉时期的江苏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鲜资料。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