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正>砖砌体房屋仍然是房屋建筑中主要结构形式,特别是住宅建筑。但砌体房屋缺点之一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  相似文献   
462.
《领导决策信息》2011,(16):19-19
“省会兴则全省兴.省会强则全省强”。“十二五”开局,如何增强自身承载力和带动辐射作用,是一些欠发达省会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463.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了解掌握影响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助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文章以德宏州水资源为调查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剖析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试图指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4.
为定量分析武汉市2001-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层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博弈论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引入云模型来解决降低评价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临界及以上承载等级,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呈现上升趋势,社会、经济和生态各项指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3)在“十四五”期间,为解决区域性、季节性缺水以及降水偏枯年份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需充分利用降水和过境客水,建立储水以及区域水资源调配系统。  相似文献   
465.
三峡库区人口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对比,并结合三峡库区的现实条件,选择了适合三峡库区的非线性研究模型.该模型除了能对人口——土地资源系统进行动态预测外,还能分析其动力学关系.通过这一模型的预测发现三峡库区现有人口大于其人口承载力,指出必须进行移民拓展,即到2020年前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移民.  相似文献   
466.
居住在北京的周蓉说现在出门越来越“恼火”:人多车多,到处拥堵。她所在的这个城市人口已经达到1972万,而像她这样的所谓流动人口也已经突破1000万。北京的城市承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它不再拥挤,北京市委前不久通过了一个“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心议题只有两个:治堵和调控人口。  相似文献   
467.
段玉厂 《西北人口》2011,32(4):67-70
在综述和评价既往关于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论证了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面临的新背景,并指出了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中在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新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的治理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8.
微言E语     
《人才瞭望》2013,(3):109-109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相似文献   
469.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可以为制定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有必要从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根据常用评价分级标准主要处于中等承载区、低承载区两级.通过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的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6个地市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70.
张馨予  赵旸 《城市》2012,(10):68-72
一、引言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和生态城市,这是我国首次将生态城市写入城市性质中。生态城市作为经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代表着人类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在自然本底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这一目标的确定,不仅对天津自身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天津的生态建设实践将承担对北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大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