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0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3篇 |
人口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52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274篇 |
社会学 | 33篇 |
统计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资源承载力及人地关系现状不容乐观。东北地区农民市民化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优势,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和战略高度认识东北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基础,解除农民市民化的瓶颈约束;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保证农民市民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努力构建东北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492.
湖北省居民消费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小兰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28-3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居民和谐消费是构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单元。对2001—2007年湖北省居民消费的生态占用状况的测算表明,居民消费的生态赤字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断上升的生态足迹,这说明湖北省居民消费需求已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并且呈不断上升之势。化石燃料用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的供给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而林地和建筑用地的生态供给则略有盈余。建议增强土地利用率,提倡和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以减少湖北省居民消费的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493.
旅游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旅游实践的检验。试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旅游动力系统、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环境承载力三个微观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现阶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旅游实践起到一定的学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94.
借助GIS技术,分析遵义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遵义市级与县级两个层面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现:遵义水资源负载指数约为5.09,开发利用程度中等.全市各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异显著,从东北向西南,开发程度逐渐增强.以人均用水水平500立方米计算的遵义水资源承载指数约为0.28,属于水量盈余状态,除红花岗区人水平衡外,其他县城均属于水量盈余县.但就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阈值1000立方米来看,遵义水资源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地区分布不均衡.对此,应挖掘城市水资源承载潜力,实行节水循环利用,建立水资源安全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及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495.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遇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空间配置,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平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也具有生产力区域布局的空间维度。当前,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开发空间布局高度相关,按照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配置国土开发空间布局,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支撑。 相似文献
496.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状况,并从加强运用多学科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类型旅游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四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7.
城市交通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福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76-80
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发展来说,其总人口规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交通系统与人口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的各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交通人口合理承载量进行了理论界定,运用系统工程中的PS多目标决策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长春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交通系统人口承载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498.
499.
500.
游客心理承载力是衡量古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而古村落中居民行为又会对游客产生重要的影响,探究古村落居民行为与游客心理承载力之间的影响过程对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游客体验为中间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古村落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会通过游客体验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