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4年~2013年,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开启了一场粗放外延式的经济增长盛宴。浙江这10年却深陷“两难困境”,经济年均增速位于全国末端,有人称之为“失落的十年”。文章通过无量纲化构建发展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进行测评,发现浙江虽失去了GDP增速领跑全国的地位,但在结构质量以及人文社会发展方面毫不逊色。浙江未来仍需谨慎对待转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积极寻找创新增长和美好生活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2.
周冰  郭捷 《人文杂志》2008,(3):96-102
本文对中美两个在发展道路、地理区位及各自国家经济地位相当的城市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两国在城市资源利用上的差距,得出了我国城市发展仍未摆脱对资源的粗放管理和低效利用的模式,并提出了城市发展要改进公共财政体系,及提高资源利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3.
什么是发展     
刘家征 《理论界》2005,(4):12-13
面对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分配不公等等现实矛盾,人们不得不认真总结前进历程的经验教训,不断推进对发展的新认识,做好发展这一主题。一、理性面对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共同的主题。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主题是不变的,但是作为发展的具体形式是变化发展的。发展观作为一种理念,是对发展的具体形式即发展模式的反映,反过来对发展模式又会产生深远影响。发展观是具体的历史的,时代主题不同,发展观也不一样。固守一成不变的发展观是不可想象的。发展,说起来简单,似乎谁都懂得,其实不然。辩证法往往就是这样,伟大来自平凡,简…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产生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过早地走入了破坏自然生态、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  相似文献   
45.
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以前,广州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典型的粗放型;"十五"期间,开始进入准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为了在"十一五"期间广州市达到准集约型的中段并完成向集约型的过渡,文章提出了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四点建议:加强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开展制度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46.
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连带着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处于新的经济环境下,要转变管理思路以对于相关问题予以解决。笔者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管理转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7.
精致的神经是用来享受生活的,粗放的神经可以帮我们面对困厄。如果你在婚姻中也做豌豆公主,那么,你的婚姻也许就是你的地狱。  相似文献   
48.
<正>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先进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最大差距,不是技术而是管理,尤其是管理者的管理素养。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观念、方法不断引入,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纵向比较可谓来之不易,进步不少;但横向比较并不乐观。企业中的管理体系不顺、制度不细、程序混乱、管理粗放的现象“涛声依旧”,未能彻底改观。这是当前影响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所在。究其原因,则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管理者缺乏较高的管理素养。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活力明显增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总体素质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了社会和中小企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指的应该是产品总量,由于新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资料等物质要素投入增加,会带来劳动生产率更大的提高,产品总量巨增。这反而导致单位产品的科技含量下降。在此同时,活劳动含量减少还会引发劳动力价值降低与相对剩余价值增进;但是,却会使劳动者消费的绝对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