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粗集的动态特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粗集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比较确切的描述粗集的动态变化程度,本文引入了粗集的结构差离度、贴近度及复杂度等概念,给出了结构差离度和贴近度的性质,最后给出应用背景和实例。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从粗集理论出发,针对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大多只能构造出所研究对象的信息表,而不能构造决策表的现象,深入讨论粗集决策和聚类分析的融合机理,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粗集决策方法,将信息表扩展成为决策表,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人们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3.
张勇 《小康生活》2001,(1):9-10
(1)枸札喜光,喜欢充足水肥.较耐寒、耐旱、耐盐碱,在黄土悬崖及沙荒边缘均能生长。萌蘖能力强,在4-8月.每月都能萌发新枝。一年生苗高60-110厘米,地径粗0.5-1.2厘米,5-6年的幼林期,采用控制树高的生长,地径粗每年可增加0.8-1厘米。进入盛果期后,粗生长逐渐减慢,30年以后,粗生长基本停止。自种子发芽到衰老死亡,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4.
王世谊系盐城师范学院前身盐城师专政史系82级校友 ,他毕业后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笔耕不辍。十多年来 ,王世谊结合教学 ,重点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等领域进行研究 ,取得丰硕的成果。最近 ,他把他已发表的有关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主要领袖对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评析与思考的文章 ,精选了 32篇 ,共 35万字 ,分“总论”、“政治篇”、“经济篇”、“党建篇”四部分 ,汇成《业绩·思想·精髓》一书。该书…  相似文献   
155.
PCNN与粗集理论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技术不能保证获取图像时,对图像每个位置都具有同样的聚焦效果,这样便产生了多聚焦图像的融合问题,它包括如何进行多聚焦图像像素分类及采取何种融合决策。该文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和粗集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计算原始图像的清晰度,将清晰度矩阵送入PCNN进行处理,然后根据粗集理论对原图像像素进行分类处理,最后生成融合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传统算法。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56.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几种常见的死亡水平间接估计方法 ,以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原始数据为基础 ,估测了五普人口粗死亡率、死亡漏报水平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157.
158.
中国是1918年大流感的主要受灾国,但史学界对中国疫情的研究非常薄弱。既有关于中国疫情的研究,所依据资料均较单一,不能反映疫情全貌,且存在明显误判。故需要结合当时中外报道、医官报告、海关史料、日记、地方志等材料,重建疫情在华传播图景。整体上,中国经历春秋季两波流感疫情,其传播路径主要依赖铁路、航道和驿道系统,京津、沪汉等重要城市是疫情向全国扩散的中心,而其他交通沿线的主要城市则是疫情在本区域内的扩散中心。其中,第一波疫情自北向南扩散,通过南满、京奉、京汉和沪宁等铁路线迅速传播,将疫区由点串成线,同时借由内河航道和驿道将疫区由线而织成网。幸运的是,第一波疫情并未波及重庆以西地区,且程度较轻,死亡率较低,惟因症状"新""奇"而备受舆论关注。相较之下,第二波疫情则自南向北传播,疫情范围远超第一波,甚至深入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内陆省份;同时,第二波疫情的疫势亦明显较第一波严重,各省均有大量死亡病例报道,且呈现乡村疫势远甚于城市的特点,两者粗死亡率相差近十倍之巨。整体上,第二波疫情导致全国死亡人数的保守估算至少在360万至450万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考察1918年两波流感疫情在华传播亦需考虑到各种国内外因素的实际影响。事实上,此类变动的因素极大地加剧了疫情在华传播的复杂性。在国际因素上,俄国革命与黑龙江、新疆等省份的疫情传播关系密切,日本远征军的军事调动则是东三省疫情传播的关键因素,而中越、中缅间的跨国贸易网络则是云南疫情的主要源头;在国内因素上,南北交战和山东匪患加剧了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并大大提升了湖南、湖北、陕西和山东等省的人口流动频率,从而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文章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了1918年中国流感疫情的各类中外史料,详细地考辨了两波流感疫情在华传播的具体路径和范围,重估疫情严重程度,并着重考察各种变动的国内外因素对疫情在华传播的复杂影响,进而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1918年流感疫情在华传播图景。通过文章的梳理和考辨,希望能为1918年大流感的全球性比较和中国国内的区域性研究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