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5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谈论现代性话题,离不开对现代性资本社会这个专属时代背景的考量.在这个现代性资本社会中,人类行为、社会活动大多以市场为平台,以商品为标志、以货币为媒介、以利润为目标,这势必造成如下局面: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以社会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背后是现代人功利算计、物欲充斥的生存状态,现代社会的经济化已成定局.这一切就构成了对现代性的一种经济学叙事.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经济学说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三个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别,分别是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这三大学派的经济理论充满根本的差异和冲突,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对者,而即便是同属自由主义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它们在理论逻辑上也是迥异的。事实上,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决非是无法沟通的。原因在于,在上述三个经济学派别的发源地,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主旨——应对经济世界的真实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问题是一个生态政治经济学问题,这是因为:首先,从生态补偿的目的来看,生态补偿终极的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本",而自然资本作为生命的支持价值,既包含经济学的内涵,又是一个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生态补偿问题的产生来看,这既是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也是整体的公共政治问题,必须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两种方式来解决.再次,生态补偿是对社会生态合作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政治经济学安排.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效用内涵演化追溯、批判与反批判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逻辑分析的假设前提,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基石,自从其诞生以来伴随经济学不同流派乃至其他学科的批判与反批判而不断演化.其中,"经济人"的理性即追逐效用最大化之"效用"较古典政治经济学愈来愈狭窄,走上了物质化的不归路.解决"矛盾",或拓宽效用内涵与变量系统(建立广义效用函数),或进行工具主义方法论辩护,或坚持效用固有内涵,认定其作为工具性假设的必要性、科学性,承认其应用范围的限制性及局限性.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现实下,坚持效用内涵似不合时宜,拓宽效用内涵可以获得万能的解释力但实际上陷入了无用论的境地.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区分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从而需要各自的效用内涵.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学派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认为由于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征,使得政府做出的决策更有利于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的利益,而不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对此,应采取宪政改革、在政府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等对策加以纠正.不过,"政府失灵"理论是以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特定的政治行政体制及过程为背景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这一点是正确评价和借鉴其理论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诚信道德置身和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在市场经济社会,诚信是契约精神的内核,是提升和强化竞争优势的社会资本,是防止市场扭曲、实现谋取正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它作为市场契约的基础、市场竞争的要件和合理获利的保障,构成了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德治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对诚信之需求的深厚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市场主体是"诚信经济人",体现着经济人的追求与社会人的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在一定的伦理观念下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不同的经营伦理观念与价值取向决定了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社会效益。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视为受一元经营伦理观支配的理性“经济人”,受这种伦理观支配的企业行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追求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当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伦理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更新。计划经济体制中主流的道德观念——"道德人",被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的主流意识——"经济人"所代替。这既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也是一次人性的解放,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解放是不全面的,它需要借助建立健全制度和完善"经济人"的社会行为,最终才能促使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史的视角及方法,探讨滇池公地悲剧的诞生及其形成机制、内涵特征和治理策略,提出从环境成本内部化、经营管理市场化、价值取向生态化三个方面加强滇池治理保护新思路.按照环境正义原则,应树立“污染付费”、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理念,并完善相关机制;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探索湖泊经营管理权流转;校正片面的政绩观,对抗自然的“理性经济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代之以在自然中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分析法学派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法律问题,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主张效益最大化原则,追求最高境界的公平正义。该学派为民法研究提供了经典方法、有助于深化民法价值与原则的认识,也为司法实务开启了一扇崭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借鉴与反思该学派的主张,有助于解决制度创新上的困惑,更好地推进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