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城乡经济加速发展,民间借贷日趋活跃,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家庭纠纷、人身伤害、非法拘禁等事件频繁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民间借贷涉及的资金额度大,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其风险一触即发,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法务会计新技术方法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务会计关注的是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为了全面掌握对经济事件有重大影响的财务事项,法务会计人员不仅应掌握基本和辅助的技术方法,还应不断构建新的法务会计技术方法,如此,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并能被法庭认可的法务会计报告,从而为复杂的经济问题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3.
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会同时侵害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需要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共同处理。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先刑后民”的处理准则。这种处理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相关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和纠纷解决。因此,应对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处理机制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们渴望快乐轻松的教育,尽管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但应试教育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影响客观存在。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也往往希望能在课后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提升,而这就为各类型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由于培训机构的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仍未完善,这不仅造成了一些培训机构在招生收费时会钻法律漏洞,甚至还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层面必须对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完善,并针对培训机构行业的特殊性制定全新的行业规范,而学生也必须要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使用国际商事仲裁的方法解决国际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即涉及到国际私法中有关冲突法的理论,又关涉各国的国内有关涉外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以及国际民事诉讼的实体法。  相似文献   
16.
关迪 《西域研究》2014,(4):9-15
本文考证了新疆和田博物馆新征集的一件佉卢文检牍的写作年代与地点,对检牍内容进行了拉丁字母转写与翻译,并判定这件佉卢文检牍为一件针对长达八年的跨国买卖纠纷的“判决书”。此外,本文还对文书中出现的部分重要犍陀罗语词进行了解释,并附上了词汇对照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案件数量激增、类型复杂多样、诉讼费用高昂等问题日益显现,司法资源稀缺与司法实践需求间的矛盾突显。小额诉讼程序以能够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实现司法大众化而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青睐。本文在对我国处理小额诉讼案件的现状进行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发生民事或经济纠纷时,当事双方往往选择仲裁机构来裁决。近年来,媒体上关于仲裁事项的报道逐年增多。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媒体将仲裁委员会的名称表述错了。仲裁机构的名称一般由“地名仲裁委员会”构成,如广州仲裁委员会,但媒体上不时可见“广州市仲裁委员会”这类错误的表述。有例为证:《羊城晚报》年月日版(社情民意版)在《购楼纠纷仲裁有结果》一文中说:“广州市仲裁委对此案作出裁决……”这里,“广州市仲裁委”应该是“广州仲裁委”。《南方周末》年月日(第期)时政版《上海应对退房问题》一文中有“……上海市仲裁委员会共同参与的调…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诉讼法分立的内在原因在于解决不同性质的纠纷的需要。而现代意义上的民事纠纷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上的那种局限于“私人”之间的狭义上的纠纷。“经济纠纷”实质是特定的民事案件,与民事纠纷并无本质区别,理应适用统一的民事诉讼法,无需另立“经济诉讼法”.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民事纠纷的变化,对民事诉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只能是促进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动力,而不是分离民事诉讼内容、缩小民事诉讼的涵盖力、另立“经济诉讼法”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同事关系ABC     
明秀 《公共关系》2001,(4):57-57
经济往来要有证可依在近年来劳资关系诉讼案中,呈大量上升趋势的是劳资之间的经济纠纷,常常是职员诉讼老板“违约”,自己“奉命行事”,但事后老板反目抵赖。然而法律是对证据负责,许多时候又因为是老板的耳提面授而导致无凭无据,最后在事实说话面前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