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32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有效的知识编排在大型复杂业务组织的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组织业务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知识编排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人工智能”作为组织“数智化”的关键产物,可以大幅提升组织知识编排的效率,也为我们理解知识编排驱动下的动态能力演化提供了潜在的微观基础,但是现有动态能力文献尚未从“人工智能”开发与利用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弥补这一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聚焦“数智化知识编排如何促进组织动态能力演化”这一研究问题,以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提炼出知识获取、解码、筛选、编码、开发和探索等知识编排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小米科技得以从内外部业务实践中广泛吸收零散、静态的隐性知识并将其解码和重构成为以“人工智能”为内核的智能知识模块,而智能知识模块的进一步开发与探索则是组织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这一新兴理论框架既为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微观基础视角,也扩展了知识管理和资源编排理论,同时为数智化赋能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12.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里的析出文献,采用字母“A”标识;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