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罗尔斯论证了代际正义的问题,承认了当代人对于后代人存在着义务,并在原初状态中设计出“消除时间偏爱”的正义储存原则。然而罗尔斯代际正义论并不具有普适性,通过代内契约无法确保代际正义链条的连贯性;而且“消除时间偏爱”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后代人权利”只是一种权利虚构,在确保当代人自身利益前提下对其科以保护环境的绝对义务,才是实现代际正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邢贺超 《理论界》2015,(2):24-29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公正,罗尔斯提出的以"两个原则"为核心的正义理论,很好地回答了社会基本物品的公正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观念自身的局限、缺少制度安排等原因,一直未能付诸实践。当前,通过完善和保障制度正义、利用公共政策着力解决现实中的不公正问题,几千年来的公平正义中国梦具备了实现的基础。然而,唯有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才能逐步解决当前社会的不公正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公平正义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作为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康德的超验理想主义展示了非凡的思想魅力.康德对无知状态的描述虽然简单、粗略,但却为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思想描绘了最初的轮廓,他的道德建构主义倾向深刻地影响和启发了罗尔斯,他的普遍意志形式启发了罗尔斯一般性的正义原则.但康德将自己的任务定位为一种事后分析,分离出一种先验的道德要素,而不是论证这些要素,这为罗尔斯预留了政治哲学的宽广空间.  相似文献   
14.
宪政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不服从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讨论立足于三个问题:公民不服从问题的产生;它在实践中的具体特征;它是不是一项道德权利.现有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公民不服从的理论根源.非暴力和自愿接受惩罚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罗尔斯从契约论出发,主张公民不服从是公民向公共论坛提起申诉的一种道德权利.而法律实证主义者拉兹则主张,在他所说的自由国家里不存在源自一般政治参与权的公民不服从的权利,不服从只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公民不服从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把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自己正义理论的主题,提出了用于制度的“两个正义原则”,体现了对“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热切关注。同时,罗尔斯还深刻全面地阐述了“形式的正义”、“实质的正义”、“程序的正义”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各种批评的回应,罗尔斯的后期政治哲学对《正义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这种反思、修正和回应主要表现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正义原则、原初状态的证明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批判的视角研究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是透彻理解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方法,也是进一步分析罗尔斯《正义论》的必要理论前提.“原初状态”理论的西方哲学视角的批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由主义的批判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原初状态”理论批判的着力点在于:对主体预设的批判、对信息预设的批判和对环境预设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是其实践哲学、也就是道德自律学说在政治生活领域的运用和实现。姚大志撇开哈氏整体的实践哲学体系,单在政治哲学文献中寻找内在逻辑,造成了一系列错误。哈氏政治哲学的逻辑是:主体间交往实践生成主体,因此主体间交往(公共商谈)既是开放的,又是自律的;法律的开放性是私人自律与公共自律的通道,也是道德自律的政治实现的途径。坚持哲学对政治的参与,体现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传统对哈贝马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姚选民 《理论界》2012,(7):92-94
"公平正义"观念是源于西方文化体之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该观念在当下中国的盛行对其所笼罩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行不同层面的评判和改造,以使该结构合符其价值序列要求,蕴含着罗尔斯的一种关于"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是一种善秩序"的政治理想图景。对罗尔斯政治理想图景的初步揭示意味着,"公平正义"的普世性纯粹是一种"迷思"(myth)!  相似文献   
20.
文章意在挖掘和厘清卢梭和罗尔斯立法思想中关于公正的一个辩证法则,以期对立法公正的实现提供借鉴.这一辩证法则的主要内容是:公正出于偏私.公正是社会化的人的偏私的共存和共保.公正是偏私的理性化、道德化和普遍化.但偏私阻碍公正的形成并破坏公正的实现.若要达至公正,法律的制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并同时超然于个人的偏私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