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1347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94篇
丛书文集   1060篇
理论方法论   228篇
综合类   2356篇
社会学   227篇
统计学   27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供求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与市场脱节、重视产区轻视销区、缺乏完善的购销合作机制等,因此,应采取对产销区粮食协作的指导、完善粮食合同订购制度、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比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措施,建立起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协调机制,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2.
如何进行利益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要借助于制度来实现,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利益协调的基本保证;利益协调离不开相应的观念支持,缺乏与利益协调要求相适应的观念的支持,利益协调的各种制度、政策、措施很难顺利落实并产生效果。制度保证和观念的支持是利益调整不可缺的两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33.
惠州大亚湾化工新材料创新创业基地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模拟企业化教学,结合化工专业优势,集技能培训、教学实践、创业孵化于一体,开展“实创一体”基地建设。通过学校对接大亚湾及周边企业需求,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多方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质性支持,满足化工新材料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实现人才、资源、经济效益的多元统一。以校企协同为推进,多方面巩固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将自主学习、课外实践、导师指导、社会引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实创一体”。  相似文献   
134.
基于时间学理论,灵活运用廉政文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之中,将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实现廉政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耦合,使课堂再现党的反腐倡廉历程、重现党的初心使命进程、充满廉洁从政思辨、达成德法兼修目标、充盈厚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5.
13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加入WTO后,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下,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民转移组织化等“五化”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建设新农村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当前利益协调面临严峻形势:利益分化过度失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极不合理,两极社会日益凸显;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导价值观弱化,社会凝聚力下降。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8.
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内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和宜居性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分别测算二者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韧性与城市宜居性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相对而言,城市宜居性的发展水平要略高于城市韧性;两系统耦合协调指数较高,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区域内部上海耦合协调度保持在最高水平,协调城市类型主要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城市板块呈现出环绕式聚集分布。据此,提出通过加强韧性建设来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因地制宜以特色发展打造宜居韧性城市、城市转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进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综合发展能力,实现以点带面辐射整个城市群。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