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9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168篇
人才学   120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115篇
理论方法论   384篇
综合类   4836篇
社会学   627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小小  欧罗巴 《社区》2002,(20):48-49
人类的一切改造自然的活动,都是为自身服务的,都能给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这里的几款充满灵性的多功能展示架就很具有现代设计的感觉。“自然——人——社会”为中心的造型设计,给生活创造出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2.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城市化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集中和分散两个显著特征 ;我国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与美国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比较、借鉴 ,江苏必须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 SU(3)模型研究了 3 6Ar核的超变形带的结构和电磁跃迁。应用 SU(3)哈密顿量能够很好地描述它的结构特征和 E2跃迁。研究表明 ,这个超变形带的高自旋态具有集体振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4.
在实一致光滑Banach空间中引入了一类新的逼近三个极值强伪压缩映象唯一公共不动点的带误差迭代序列,以及通过Petryshyn不等式讨论了该带误差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5.
范玉芬 《科学咨询》2008,(20):56-57
针对新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只求新,不求真"的现状,提出语文作业设计应以"心灵体验、人文关注"为中心,从与自然、与文本、与心灵对话三方面出发,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文本--生活--心灵的观照,真正达到语文作业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26.
自然回归观念的深入人心,不仅使人们的行为开始崇尚自然,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都市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新潮族开始返璞归真,玩起了新节俭主义的城市版。  相似文献   
27.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吉林省少生了1000多万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2007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2730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随着中央《决定》的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人口计生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9.

对自然美的认识是美学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含有不同层面.从完全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即生态自然观出发理解自然与人,既消解了人的中心地位,又消解了自然的自在状态,而同时又保持了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人的主导地位,用这种思路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消除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美与自然的疏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30.
从2000年至今,我和中国科学院的同事一起,曾经多次赴甘肃祁连山考察,进行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研究,以便为控制日益严重的西部沙尘暴、促进我国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乃至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