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在对我国古代奢俭的主要代表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主要是以等级观念、基本需要的满足和收入来源方式作为划分手段,且存在着两种划分形式。本文对古代奢俭的划分标准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简略的分析,指出古代奢俭的划分标准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消费讲节约与扩大消费需求是并行不悖的,它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消费者必须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消费讲节约的最深层意蕴是承继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俭文化.  相似文献   
63.
消费伦理与保护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危机与过度消费有关,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必须树立包括节俭在内的新的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6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广大人民消费水准明显上升,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同时,非理性消费乃至畸形消费也呈蔓延之势。市场经济呼唤消费伦理。文章对消费道 德问题进行历史考察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合理—适度”的理性消费原则,并对此原则与 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65.
俭以养德     
李杰 《山西老年》2011,(4):13-13
"民以食为天",但讲究食之美德也同样是必须的。 无论在家,还是在饭店,常有把吃剩的饭菜要么整碗整盘地倒掉,要么食之一半弃而拂袖离去的现象。据说理由有四:吃剩饭不卫生;吃不了兜着走寒酸;公款吃喝与己无关;生活水平提高不在乎这点。说白了,都是为浪费这种行为作辩解。  相似文献   
66.
冯伯群 《决策探索》2011,(13):68-70
《清代皇帝的一天》是“档案见证北京”档案文化系列讲座之一,主讲人以馆藏清宫档案文献为依据,从清代皇帝一天活动的视角,介绍皇帝读书学习、处理政务及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揭开清代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匡正了影视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不实的传说,还清朝皇帝生活的本来面目,生动讲述了宫廷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儿,  相似文献   
67.
论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贯串着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双重思考,揭示了劳动和节俭既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又是一个道德价值范畴。通过对物质利益关系的双重思考,指出人类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既是一个经济学的分配问题,又是一个道德价值取向问题,并强调在这种关系的处理中坚持“义”的“利”导向、“利”的“义”导向、公利与私利相统一的原则。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其理性主义的外向型思维和独特的功利主义观照和渗润的结果,为今天建立新型经济伦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8.
孔墨思想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墨家借鉴并改造孔子的节俭思想,形成了其“节用”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泛爱众”及“孝道”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兼爱”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举贤才”的主张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尚贤”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义”及“利”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贵义”思想。  相似文献   
69.
侈靡消费观通常被认为是<管子>在消费领域的创新之处,是消费主义之合理性的有力佐证.其实,这种认识是虚妄不实的,因为侈靡消费观既不是<管子>的消费目的,更不是它的主流消费价值观.对此的厘清,有助于人们更为精准地把握<管子>的侈靡消费观,形成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促使科学发展观得以切实贯彻.  相似文献   
70.
方仁 《中外书摘》2006,(6):58-61
百万富翁成为富翁的形式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独立思考。他们的头脑中装有许多比常人更为奇妙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