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9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11篇
理论方法论   127篇
综合类   1260篇
社会学   20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二战初期(1939.9-1941.6),盟国对德经济战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封锁,企图以此达到瓦解德国经济使之不能继续作战的目的.苏联这时却以中立国的名义,向德国输送了大量战略物资.这不仅决定性地打击了盟国的经济封锁计划,也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不适应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要求,阶级矛盾激化,只有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私人占有,才能解放生产力,解放全人类。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社会主义的优势,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宣言》中提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措施在当今世界有的已经变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诸多社会主义因素,但是,这种调整还只是处在量变阶段,经济危机没有消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宣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3.
“南下”行动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大曲折。但是,“南下”行动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客观上支持和掩护了党中央单独北上;在战略上配合了党中央开创陕北革命大本营的艰苦斗争;接应了长征中艰苦转战的红二、六军团,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南下”红军还在经过的路途广播了革命火种,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工作队”的职能。这些积极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作为“南下”红军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25.
许刚雁 《阴山学刊》2007,20(1):81-84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27.
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然而今天的资本主义仍然还有新发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已成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韩冬 《东西南北》2008,(2):27-27
所谓智慧,就是知道可以忽略什么东西的艺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已经相当的武断,他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就连总参谋长朱可夫元帅给他提的建议,都被他  相似文献   
29.
对国家兴衰问题的研究,历来吸引了政治学界、经济学界、军事学界的各大家的关注,并因此而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国家兴衰的理论。但是综合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这些理论又缺乏一定的解释力。对此,最近有学者提出了一个综合的解释框架——制度范式(SSP范式)。本文试图从制度范式(SSP范式)出发,结合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与苏联之间的不同命运,来考察制度的形式与国家兴衰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0.
何立波 《中国农村》2007,(11):59-61
日共领袖当校长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创立,是和一位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袖之一,曾任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于1940年3月从莫斯科来到延安。在延安,野坂参三化名为“林哲”,并且将自己的日本名字改为“冈野进”,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恢复了真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