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717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许刚雁 《阴山学刊》2007,20(1):81-84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韩冬 《东西南北》2008,(2):27-27
所谓智慧,就是知道可以忽略什么东西的艺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已经相当的武断,他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就连总参谋长朱可夫元帅给他提的建议,都被他  相似文献   
14.
对国家兴衰问题的研究,历来吸引了政治学界、经济学界、军事学界的各大家的关注,并因此而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国家兴衰的理论。但是综合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这些理论又缺乏一定的解释力。对此,最近有学者提出了一个综合的解释框架——制度范式(SSP范式)。本文试图从制度范式(SSP范式)出发,结合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与苏联之间的不同命运,来考察制度的形式与国家兴衰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刘树田 《老友》2008,(8):23-23
1966年,我参加工程兵总司令部赴越战地考察团,考察了八个月。当时我驻在部队中传颂着三个战士的故事。我们在越南的修路部队有三个战士,押送一车货到越南首都河内,车在路上出了事故,三个战士受了伤,送到河内的一家医院治疗。这家医院收治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接受的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哲学。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经毛泽东等人的阐释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它是一种实践性与通俗化更为显明,既有教条与政治化倾向,也有实事求是之精神,并注入了民粹主义(或民本主义)、儒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带有苏式与中式双重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上对苏联模式的引进,苏联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深远而全面,几乎涵盖了理论建设、领导方式和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中国50年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影响,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基础,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18.
在华苏联专家曾是中苏经济关系的纽带.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国国内政策的左转,苏联专家在中国"大跃进"的特殊年代里已无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中国已培养出一大批可以代替苏联专家的人才.中共已做好了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苏联专家的撤走和中国自力更生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自此改变了依靠苏援发展中国经济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及其对中共争取东北斗争的影响,认为对这一时期苏联所执行的对华政策及其历史作用应予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20.
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族危机的原因却由来已久,其存在和发展同社会制度、国家民族政策相联系。应当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一系列具体政策更加刺激了民族问题的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