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9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管理学   2043篇
劳动科学   87篇
民族学   1069篇
人才学   1153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965篇
理论方法论   899篇
综合类   13370篇
社会学   3225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792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1853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1858篇
  2009年   1998篇
  2008年   2094篇
  2007年   1454篇
  2006年   1219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734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102.
103.
104.
词汇组块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已被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它有利于心理词汇的检索与提取,有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以及语言习得初期的流利性.激活扩散模型是心理语言学中关于心理词汇的重要模型之一.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激活单词所在的常用组块以及已知组块的同义组快或反义组块,并适应地对词汇组块进行语法分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本项研究以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文学文本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的数据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文学文本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应该强调并重新认识文学功能及其对英语教学的作用,特别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文学功能,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学文本运用原则和途径的研究并提高教师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的色彩在张爱玲的内心感受是不同的,她笔下的色彩有着非同一般的生命力,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让人置身于迷人的生活画卷之中。张爱玲具有超凡的艺术感觉,既精致又冷静,她的那些寓意醒目独到、色彩浓厚的字眼以及平淡自然率真的表达手法和那些他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和通感使她不容置疑地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07.
李大伟  原雨舟 《创新》2022,(5):30-38
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地区的大地艺术节以公共艺术为纽带,有效解决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危机,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案例,指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有效实现了乡村文化认同、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人才引进、保护乡村原真性,成功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我国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公共艺术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平衡艺术、商业、生活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艺术乡建作为乡村建设的新形态,以“艺术介入”之维体现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近年已取得了系列性的成果,同时也因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理解与实践有所差异而存在诸多问题。艺术乡建实则并非局限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介入,而是在当代多元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综合运用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以审美经验的自律为基础,对乡村自身的礼俗秩序及其嬗变进行发掘和阐释,并以当代审美经验构建新的乡村共同体,从而真正激活乡村自身的价值。礼乐制度是富于中国经验的审美治理机制,探讨礼乐制度如何在民间接衍并建构其当代形态,是实践中国艺术乡建由“外”而“内”并交互共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9.
艺术与审美     
艺术和审美这两个术语历史久远,中外学者对艺术和审美这两个概念及其意涵的认识也充满争议。作为非西方社会艺术研究的补充,人类学从研究非西方社会的艺术与审美起步。而伴随着理论范式的转换,其研究重点由艺术形式及文化的多样性延展到对形式所蕴含的观念和意义的探索。在民族志表述危机之后,学界对基于哲学思考的审美研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反思,艺术与审美的人类学研究对相关领域也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在当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族群等因素裹挟下,艺术与审美研究愈发复杂,也愈发具有挑战性,人类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10.
非遗运动、新冠肺炎疫情和虚拟世界及其叠加效应给民族艺术的生态结构造成了很大影响。非遗运动引起民族艺术从文化向文明的“进化”,从小传统到大传统的跃升,以及去地方化和风格杂糅;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影响到民族艺术的分类和集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加速了虚拟世界的进程;虚拟世界可能会引发民族艺术的镜像化创作,也会诱导研究者沉迷于网络调查。前者导致民族艺术创作的异化,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田野调查的意义建构。人类学是为人的研究,理应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定位自己的目标。在人类价值世界遭受工具理性决定性入侵,面临精神数字化的当口,坚持具身性田野阵地,以艺术性民族志的方式挖掘经验智慧和生产意义,以此批判工具理性的侵略,守护人类自由精神家园,是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天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