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773篇
社会学   25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钱面前     
在钱面前,我英雄不起来,尽管我不是英雄,可钱不仅仅作用于英雄。最好的朋友画家决定买房子了,为了我买房子的事他没少操心,钱都拿了两万出来,他跟我一样,都是农村娃,都是贫苦人家出生,放在文革,我们都属于根正苗红的主儿,放在现在,我们都是穷困潦倒的族群。  相似文献   
82.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著名的自励诗出自当时只有19岁的周恩来之手。周恩来当时报考了清华大学,但因严重偏科导致落榜。后来,他得到朋友资助自费到日本的语言学校复读,期望能考上日本的大学。然而他报考了多所学校均以落榜告终。无奈之下,周恩来回国在刚成立不久的南开大学注册了学籍,却终因未曾上过一天课被自动除名。后其虽到法国勤工俭学,却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文凭。所以,他的毕生最高学历只是高中。从1917年周恩来"高考"期间的日记,可以揭示出其心路历程,能给予我们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83.
乔布斯死了,他仍然活着,而我们活着的企业家,希望不要在商业逻辑与历史学家的眼里看来,你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84.
她冒死生下了四胞胎,多家媒体追踪报道,然而不久她却神秘失踪……4年前,安徽肥东县一个名叫陈天云的美女,冒死生下了4胞胎,当地多家媒体追踪报道,陈天云一夜之间成为轰动全省的英雄妈妈。可谁也没想到,四胞胎的降生却引发家庭战  相似文献   
85.
布衣英雄     
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相似文献   
86.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 .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 ,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文章在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扫描和梳理之后 ,还对其进行了“学理”透析 ,认为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 ,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 ,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87.
反腐英雄是威权与公众互相认同的政治人物,他们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起到了适当的范式与修正作用,因此就成为当前一批作家极力书写的对象,陆天明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但在陆天明的"反腐三部曲"中,英雄人物越来越模式化,越来越象"同一模板"浇铸出来的纪念章,具有"社会仪式"的政治效果,却失去了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88.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原作相比,林纾的译作中出现了许多"增减改",也引来了众多的批评,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看,林纾的这种翻译方法背后有着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权衡以及目的语读者意识的种种考虑,并非信手而为。文章以林纾译作《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为例,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揭示林纾独特翻译方式的文本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89.
基于“先知先觉”的英雄史观的思维模式,孟子简单地把“义”和“利”对立起来,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使用双重标准,要求统治者“先义后利”而民众“先利后义”,将动机和效果割裂开来,无视义寓于利﹑利寓于义的道理。孔孟仁政的实质是人治,其理论出发点是抽象人性论(“性善论”),在政治实践上必然导致专制主义。人治的出路在于法治。只有在当今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下,才有可能展现孟子义利观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90.
英雄主题始终流贯于当代中国报告文学近50年的坎坷历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价值观、审美范式以及文化氛围的差异,给这一传统主题带来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本文对英雄主题升降沉浮的发展轨迹作出了新的理性观照与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