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612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07篇
理论方法论   322篇
综合类   2947篇
社会学   273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以哲学反思的方式凸显管理理论构建的本体意义,洞悉管理理论构建过程的内在规律,并了解可能存在的缺憾.通过对管理理论构建主体的哲学反思发现,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应该从问题出发,而且应该以研究人员本身为起点;管理理论构建的双重研究客体使得管理学具备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综合属性;通过对研究方法的哲学反思发现,管理研究人员的基本研究导向为利用"元范式"的分析方法,提倡"元问题"意识,从而为管理研究者提供一个批判性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52.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研究范式主要包括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学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三部分。通过对这种范式的私益内涵分析和利弊分析,指出其在革新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借鉴“经济人”研究范式对我国政治学乃至经济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河流伦理"概念的提出是现实社会治河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应用伦理学而言,在现代民主的"对话-协商-论证"(Dialogue-Negotiation-Argument,简称DNA)序列中,学者的工作主要在于"论证"(A)一环,论证不可能如科学哲学中D-N模型所描述的那种演绎推导一般表现为"必然得出".在努力论证河流伦理的同时,也要考虑传统伦理的论证责任以及范式转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4.
社会流动现象及相关问题在中国内地日渐突出.其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是多层次的.包括文化研究在内的诸多人文及社会科学,纷纷踏上社会流动研究的快车,广泛关注和讨论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流动和迁徙,在中国引发了一股社会流动研究的热潮.中国内地学者对社会流动的研究正开始呈现出良好势态,并且已然取得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果,但客观地讲,他们的研究还并非成熟与完善.由于社会流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社会流动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答,中国内地的社会流动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还处于盲动或者混乱之中,参与其间的学者难以进行有效对话,社会流动研究的意义难以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55.
"范式"即某一科学群体在一定的事情内基本认同的并在研究中加以遵循的学术基础和原则体系,它通常包括一门学科中被公认的某种理论、方法、共同的对事物的看法和共同的世界观等.美学史写作范式除了包含共同的理论、方法、世界观等以外,还包括共同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6.
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不把理想人格当作某种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而总是将其置于感应关系中.感应关系注重相互影响:对理想人格采取感叹、比兴、以具体言行呈现形象的叙事方式能加强其感染力;而以崇敬之情、凝聚的精神去了解理想人格也容易与之发生感通.对理想人格的内在理解须经过人格转化的过程,以自身的体验印证理想人格的言行.诠释、感应、人格转化同时完成.  相似文献   
157.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重要机制。湖北民族地区通过文化遗产“双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带动了各民族共享文化开发红利、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成功之处在于围绕新时代文化使命、借助现代科技和重视成果宣介推动“双创”,提升文化遗产的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引进“双创”人才,壮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队伍;政府重视支持,强化“双创”保障。但也存在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不够充分和科学、利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存在不足、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缺乏品牌等问题。为此,应坚持加强思想引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力度;加强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讲好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湖北故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打造文化品牌,丰富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内容;加强保障条件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58.
本文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问题。作者借鉴西方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及其“四功能范式”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农村社会进步的不可持续性与农民生计的不可持续性交织而成的农村社会系统失衡问题;由于特定历史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农村社会系统相对封闭以及内部子系统边界不清、功能模糊和反分化倾向,使大系统趋于“无序”或“混沌”状态。为此作者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城乡两个社会系统的融合。本文的对策思考是,应当以统筹和协调的系统论发展观为指导,在增加新农村建设投资的同时,推进农村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教育等配套社会改革,促进农民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9.
为构建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厘清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提出构建增强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各高职院校应立足实践,继续加大思政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针对思政教学特征,构建既具有职业特征,又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范式,一是建立规范的课前-课中-课后思政教学标准体系,二是建立专题教学基础上的多元教学实践范式,三是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施体系,实现从动态、静态构建增强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