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盛 《决策探索》2007,(3):88-89
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改编的<墙头记>,揭示了不孝子女虐待老人的残酷社会现实,鞭挞了"有钱就是爹"、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逻辑,在人们含着热泪的笑声中去思索那个古老而又永恒的伦理与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老人到处受到尊敬和保护,绝大多数子女都会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任务,特别是近几年,不敬老、不养老的现象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2.
蒲松龄对邪教与邪术的揭露有特殊贡献,他刻划了邪教教主的丑恶面目,揭示了邪教与邪术的巨大社会危害。与同时代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聊斋志异》虽然源出于同一历史人文心境,但艺术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3.
蒲松龄的《婴宁》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名叫婴宁的美好女子变得成熟、懂事的成长过程.随着婴宁的不断成长,她逐渐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女性.本文主要从婴宁的成长角度,解读婴宁这一人物,旨在通过不同角度重新分析婴宁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4.
刘衍青 《阴山学刊》2008,21(6):46-4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及其诗文作品推崇人与自然亲和共融,敬畏与尊重自然生命,肯定人之本真存在,透露出作者崇尚自然、复归人性的人文生态观。这一观念源于作者对老庄思想的汲取、对晚明启蒙思想的承继及其诗人情性。  相似文献   
105.
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蒲松龄有意无意选择历史性话语进行叙事,流露出用虚构叙事接入历史叙事的企图。从现代叙事学理论来看,《聊斋志异》在叙事话语的选择,“异史氏曰”对“太史公曰”的刻意模仿,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空同和叙事的寓意等四个方面体现出“以文入史”的叙事策略。搜罗散落在《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世界里的生命痕迹,可以窥见蒲松龄吁唏感慨、聊以托寄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6.
《聊斋志异》中书写崂山的篇目都是关于道教的,蒲松龄通过对崂山人、仙、物、空间的构建,展现了崂山“神异”、“神仙”、“神圣”的不同形象。崂山篇目对道教的强调和对佛教的忽略,显示出崂山本土的“道盛佛衰”以及蒲松龄本人在道教影响下的新创举。  相似文献   
107.
《聊斋志异》是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民间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价值。《聊斋志异》中的道德民俗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增添了其民间文学色彩,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08.
蒲松龄一生落魄不遇,虽有盖世才华,奈何官场腐败、科考黑暗,使他难以步入仕途;50余年抛妻别子的孤苦生活更使他穷困潦倒,精神寂寞。这些经历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心态,也影响到了他笔下女性形象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9.
河之洲     
<正>让年轻人在年轻时做该做的事马云有一次去台湾,跟一群企业家吃饭。席间,每个企业家都跟他大谈创新,这些人年纪都很大。马云回去后写文章说:"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的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尽全力去帮助年轻人创新.."  相似文献   
110.
李瑞豪 《殷都学刊》2007,(4):112-117
蒲松龄与齐鲁诗坛的诗人交往很多,但很少受他们的影响,他认为写诗是"风雅"之事。蒲松龄的诗歌继承了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但现实主义精神过强,自我形象很突出,与当时风行的"神韵说"背道而驰,却契合了"神韵说"的反对者赵执信的诗论。王士禛并不奖掖蒲松龄,赵执信与蒲松龄也没有交往。蒲诗远离了齐鲁诗坛,以极强的现实关怀消解了《聊斋志异》的浪漫抒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