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张传发 《社区》2008,(12):9-9
献一次血可积累公益积分30分,见义勇为一次可积累600分,而积满300分能成为“一星志愿者”,达到89000分被认定为“终身荣誉奖”……3月2日上午,福州市共青团市委举行了“公益积分卡”启动仪式,实行“公益积分卡“以后,将使福州志愿者有更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3月3日《海峡都市报》)。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一些突发的道德冷漠事件使得相关问题的研究越发凸显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总结近30年国内相关研究的历程,呈现出道德冷漠的理论界定、原因分析、对策构建、旁观者和见义勇为之专题、个案关注、理论借鉴以及其他零散研究等多个主题;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表现出道德冷漠的基本原理、多方位资源借鉴、制度分析与构建以及典型个案等方面的研究将被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2009年12月19日6时许,在温州打工的河南沁阳籍青年郭小亮,奋力抡起自行车砸向抢劫后逃跑的歹徒,被网友誉为自行车侠、2009年中国第一爷们  相似文献   
54.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立法保护是一个热点问题.见义勇为行为分为救助行为与对侵权行为制止两类,对第一类见义勇为行为予以法律的保护均无异议,但对于第二类见义勇为行为则存在见义勇为造成新的损害赔偿问题和见义勇为行为合法性的问题,故对见义勇为行为应首先进行分类和定义,做到对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杜绝见义勇为行为的滥用,防止公众对公众权力救济信心的丧失和影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55.
22年前,一辆公交车卡在铁轨上,与迎面开来的火车即将相撞。千钧一发之际,后面另一辆公交车上跳下一个人来,冲上被卡的公交车,果断将汽车驶出火车轨道,救了一车人的性命。22年后,一位当年被救者对恩人念念不忘,弥留之际仍不忘交待儿孙:“寻找恩人!”  相似文献   
56.
解小平 《青海社会科学》2007,2(3):81-83,127
法律历来所关心的是如何抑制人性中的恶,却忽视如何激活人性中的善。本文就见义勇为酬金制度进行思想和立法的分析,使见义勇为者能得到法律真实的物质保障,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和道德法律化提供一种安排、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7.
见义勇为仅作道德评价是不够的,应强化对见义勇为的法律评价。然而,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 对见义勇为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但仍存在着不足,所以,应完善立法,提高对见义勇为的物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58.
社会舆论对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负面的社会舆论正在消解着人们的见义勇为精神.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培育人们的正义感、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控制等途径,为弘扬和培育见义勇为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9.
在民法与正义之间:对见义勇为的三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是自然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而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正义之举。在民法属性上,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有紧密联系,不同主体之间可因见义勇为形成无因管理之债、侵权之债、违约之债。民法应本着诸正义的观念合理安排见义勇为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60.
李滇 《东岳论丛》2003,24(6):126-127
无因管理是民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观念、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因而笔者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阐述了其应有的价值,以期唤起人们对它的重视。并且给出了对无因管理之债的救济方法,希望在对无因管理人的利益保护上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