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93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管理学   4151篇
劳动科学   173篇
民族学   1206篇
人才学   1334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4698篇
理论方法论   1309篇
综合类   16192篇
社会学   4136篇
统计学   37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809篇
  2015年   1266篇
  2014年   2569篇
  2013年   2236篇
  2012年   2453篇
  2011年   2649篇
  2010年   2345篇
  2009年   2676篇
  2008年   2671篇
  2007年   1837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1054篇
  2002年   1013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702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个性是创作的生命。尽管莫泊桑和欧·亨利同是短篇小说大师,都以布局的精致巧妙而著称,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是各自发挥他们独有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两人的创作,无论是从情节的设置、结尾艺术,还是叙述方式等方面,在有着外在相似性的同时,还有着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52.
从四个方面评析了诺曼·福斯特建筑思想的特征,分析其建筑设计理念,从思想根源和创作实践上把他的作品与高技派区分开来,阐述其设计思想的主要精髓,即对技术工艺的偏爱,对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的重视。  相似文献   
53.
茅盾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遭遇 ,与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着的新潮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既有着相似之处 ,也有着许多不同。茅盾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接受方式和经验教训 ,同新时期新潮文学对于现代主义的运用和借鉴具有论题的可比性。这一论题此前是被学术界所忽略了的 ,因此 ,比较两者在接受方式和社会背景、哲学观念、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4.
作为在非艺术类普通高校开设的书法课 ,隶属于艺术教育的范围 ,因此 ,书法教学要适应和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在这一大原则的指导下 ,本文从书法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书法课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55.
在《诗经》叙事诗的文本中 ,赋所呈现的艺术情趣常常为人忽视。其实赋不独适于做空间上的铺写 ,它更能表现时间的迁延之于生命主体的意义 ;赋既可以用来抒情写志 ,也可以论述表面性的现象 ,从而引发想象 ;同时赋的表现形态 ,也拓展了文学表现和读者阅读的艺术空间 ,极具艺术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56.
柳家巷是张謇初创实业获得成功后,进行经济、政治、教育活动和交往的一个重要阵地,至今留下了许多遗址遗迹,加上历史上的文化遗迹,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区;该地留下的老建筑也很有艺术特色。文章论证了柳家巷是南通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江海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7.
作为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福克纳在总体倾向、艺术手段与思想指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惊人的一致性。对他们的比较,是一件饶有兴味也极富挑战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8.
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看民俗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民俗事项 ,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上可看出民众生活观、心理观及审美观  相似文献   
59.
一般人对城市的感觉,都有些浮光掳影。其实今天,当你深入到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会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所触动,那便是——格调。  相似文献   
60.
通过回顾公众参与的形成 ,分析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说明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并通过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的实例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引入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