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如果用一条大河来比喻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头5年中,这条大河曾经经历了197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冰河期"。以2006年10月安倍访华为标志,中日关系这条大河中厚厚的冰块被打破,"厚重坚冰"虽然被打破,却是乍暖还寒。2007年春天温家宝总理的访日,则是"融冰之旅",总理在日本展现的亲民本色,使近几年受到中日关系不佳的大环境影响的日本普通百姓大大改善了对中国的印象。而福田的此次访华以及2008年的胡主席访日,则是让"战略互惠关系"这艘巨轮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82.
晓红 《山西老年》2014,(7):24-24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电视技术处于世界最发达行列,到1965年,93%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 伴随美国电视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尼克松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饱经失败与成功的波折,深谙电视报道对其政治生命的作用。在其出访中国的随行记者团中,电视媒体记者是最庞大的群体。因为他每天要举行新闻吹风会,通过卫星传递电视节目,并随时进行电视的现场转播。可在当时,这对中国是极为新鲜的事儿。  相似文献   
83.
鲍卉 《人文杂志》2022,(5):110-116
近代以降,东亚地区“华夷秩序”受到欧洲文明的冲击而至解体。日本访华学人以近代中国为“他者”镜鉴,并以纪行诗的文本叙事方式投射出在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背离困境中舍“东”趋“西”的方向抉择。概言之,其受国民性格、传统、利益和使命的影响于纪行诗中通过对近代中国的“落后”表述而将“自我”纳入文明,将“他者”从文明“除名”,表露出对儒教文明的疏离和对欧洲文明的追崇乃至自我主体建构的文明论转向,并促进形成其殖民扩张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4.
侯强 《学术探索》2003,2(6):54-57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最后虽以失败告终 ,但尽其政治和外交技巧 ,访华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 ,某些要求和行为带有明显的侵略性 ,其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行动提供根据的任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  相似文献   
85.
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怎样实现突破与转型成为业内人士脑中挥之不去的念头。有人说,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那么.怎样死里求生.杀出一条血路?并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86.
“文本”诠释过程也是“语境”彰显的过程。“杜威访华百年纪念”教育类文章,着力于对杜威教育哲学的再阐释、在历史与逻辑统一视域中对“杜威效应”的考证,以及将杜威教育思想置于东西文明对话中予以解析,彰显了当代中国教育学术的“全球本土化”价值取向,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新语境”。  相似文献   
87.
陈水胜 《决策》2014,(2):80-81
礼物是一种语言和信号,能够传情达意,一份合乎时宜和心意的国礼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外交效果。 2013年年末,英国首相卡梅伦率团访华,这是中英两国3年来最高级别的双边接触一关于卡梅伦这次来访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88.
张庭延 《东西南北》2014,(10):72-73
作为首任驻韩国大使,张庭延面对的问题可谓非常棘手:绕道赴任、递交国书的服装问题、记者会风波、南北首脑会谈夭折、金融风暴……文中,张庭延叙述了自己陪同卢泰愚访华、胡锦涛访韩、见证两任韩国总统上任等重大事件。对于首次四方会谈的来龙去脉,张庭延也作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89.
中日两国关系能否友好发展的重点,在于双方民众对于彼此的“观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美苏冷战、旧金山和会的召开以及美日单独媾和等事件的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遇到了巨大障碍,两国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民间”交流.在这一中日敌对、无邦交的特殊时期,日本经济界人士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这对于当时双方经贸关系的展开,乃至后来双方这种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次贷危机以来,中美汇率问题成为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奥巴马访华,让汇率问题再起波澜。年初,奥巴马上任伊始气势汹汹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而此次访华却转变口风,只是提出:“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也曾对国会议员表示:中国希望并且可能会着手消除外界对人民币估值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