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05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明代"七子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诗学观念,即崇尚经典,主张诗文创作要向前人的经典作品学习,而学习的关键又在于模拟古文辞。究其原因,一是古文辞以它不可替代的创造性所体现出来的经典意义,可以成为学习的典范;二是从现代语言学理论角度看,一方面经典作品可以成为模拟作品的意义的起点,模拟作品在与经典文本产生互文本关系后进入由经典构成的知识网络,这样,模拟之作也就有了独特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七子派"是为自由的精神寻求家园,而他们认为其所追求与向往的这种情感性精神最早的寓所是古文辞。  相似文献   
102.
郝广才以诗意韵律的表达在自创的故事编织中得心应手,又以强强联手的组合、创意性的转换等创造在绘本的编辑出版上卓尔不群。诗意与创造的追求是其创造力的表征,也是格林文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03.
新时期以来,"文革"影像书写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融合了中国几代导演的影像探索与追求。电影里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技巧,并分别营造出流动的情绪诗境、史诗风格的情境和超然的光色意境,导演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寄寓其中。一定程度上,"文革"影像多元化的诗意风格以及别具匠心的蒙太奇技巧,都彰显出中国传统艺术含蓄美的特征,使"文革"历史的反思意境深远,极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4.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44-44
《追寻最后的一道青烟——〈存在与时间〉前38节的思想》(张文初著)于2011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存在与时间》是20世纪的人文经典。其旨趣的诗意性、追问的彻底性、运思的诡谲性,  相似文献   
105.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一结束,作文考试题像一颗硕大的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浪,它正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没想到高考作文题竟然是‘怀想天空’!这个题目太抽象了,真让人不可捉摸。”  相似文献   
106.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十年间,汪曾祺写下数十篇游记,充满着独特的山水情致。他徜徉在山水间总关注其人文内涵,常具有独特的幽默感。其游记具有诗的构思,常以诗句描绘山水景色,使游记充满诗意。他常以画意构图、将画境入文,使其游记常具有画趣。汪曾祺的游记自然、随意、清丽、淡雅,在当代游记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7.
扬帆文学社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扬帆文学社成立于2007年,文学社以追求诗意表达.畅想灵动生活为宗旨,以研究文学现象,发现写作新人,促进写作实践为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108.
与朱熹道学并峙的陆象山心学是南宋后期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严羽诗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心学反对道学将人心与天理割裂开来,明确主张"心即理也";这大大缓解了道学以道德理性压制感性经验所带来的过度理性化的弊端,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生命情感存在的合理性.这启发严羽诗学建立一种新的诗"悟"观念,这并非一般人所简单理解的感性直觉,它实际是对江西诗派忽略诗意性的一种反拔.  相似文献   
109.
刘继明的小说创作,在武汉写实派作家的大本营里独树一帜。本文从诗意的写作、灵魂的裂变、对形式的追求三方面,论述了刘继明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0.
曹禺重要的戏剧作品大都包括写实和非写实两部分内容,人们对其理解也往往相应的形成两个误区,据其现实性描写将其理解为社会问题剧,并将其中的非现实描写看成现实的寓言;二是认为两部分内容是分裂的,其非写实部分属“光明的尾巴”。文章认为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以中国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战乱年代为具体表现形态的人类苦难生存本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此的态度——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