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温思美 《学术研究》2001,(11):41-45
本文介绍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有关逆向选择、信号显示和信息甄别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2.
邢军纪 《中外书摘》2010,(11):16-20
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中国“两弹一星”的科技功臣,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知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等,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中国亮点实际上和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33.
《国际人才交流》2010,(7):57-57
2010年5月26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及广东省外国专家局与中山大学共同举办的诺贝尔大师系列讲坛在广州举行,荷兰理论物理学家、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胡夫特教授在中大怀士堂举行了题为“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黑洞”的讲座。  相似文献   
34.
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究竟还有多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受文化基因的决定性影响,因此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国科学家至今未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真正原因是中西方之间在文化基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此外,大多数中国人对科学的有关问题存在着很大误解.中国要想在科学方面赶上西方世界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35.
美国素以“世界人才的汇集地”著称。近些年来,从尖端武器装备、软件编程,到环保专利发明,世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大多都汇集到美国。据统计,近百年来,世界4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美国人占了将近一半。而且,获奖后到国外工作的世界25个国家的44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22名选择移民到美国。相反,得奖最多的美国却只有3名诺贝尔奖得主选择移民到国外。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共有6位华裔科学家,都是在美国获奖的:他们分别是:李政道(1957)、杨振宁(1957)、丁肇中(1971)、李远哲(1986)、朱棣文(1997)和崔琦(1998)。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人次占诺贝尔科学奖总数的比例如图(百分制):  相似文献   
36.
张金燕 《社区》2012,(3):56-57
居住在法国格勒诺贝尔的朱利约夫妇又要将自己住了三年的房子出售了这些年来朱利约先生在全国各地游走讲学,三年两载就要搬家卖房重新购房。这次他们仍按惯例在报纸上连续刊登了一周的卖房广告。这五篇广告词里没有单调的面积数字,没有呆板的户型介绍,有的全是夫妻俩对房子最钟爱的方方面面。这些广告词是由朱利约太太执笔撰写的,每次写的时候,她总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把这所房子带给她和丈夫的种种享受之处展现出来一一她写的不是这座房子,而是在这座房子里生活的美妙感受。  相似文献   
37.
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8.
对付肠中毒     
叶列·麦奇尼科夫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由于发现了白细胞这一人体卫士而荣获了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相似文献   
39.
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成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六位华裔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获1957年物理学奖)、丁肇中(获1976年物理学奖)、李远哲(获1986年化学奖)、朱棣文(获1997年物理学奖)、崔琦(获1998年物理学奖)。这些华裔科学家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认真思考他们的成功因素,对我国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0.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人们津津乐道道他的旷世之作《老人与海》,折服于桑提亚哥这个具有顽强不屈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努力奋斗,即使遭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也决不丧失勇气和决心。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这一具有典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