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世纪 60年代以来英语国家兴起的“非形式逻辑”企图针对形式化逻辑难以对付的自然语言语境中的“非形式”推理而提倡一种分析、评估论证的逻辑。“非形式逻辑”已形成三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谬误理论、修辞学和论辩理论。刘春杰《论证逻辑研究》把对论证逻辑的辩护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对我国大学逻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2.
“针对人的”论证与“人身攻击”谬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展骥关于“人身攻击”的合理和不合理的 (谬误 )区分的观点 ,有人提出批评 ,认为黄扩大了“人身攻击”的原有外延 ;在理论和实践上行不通 ;主张所有“人身攻击”都是谬误的。但是 ,无论从“人身攻击”的语源 ,还是从对“人身攻击”的“传统”理解以及当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看 ,将“人身攻击”视为当然的谬误是成问题的。“针对人的”论证与“人身攻击”谬误应加以区分。黄展骥所用的“人身攻击”实际正是“针对人的”论证。人身攻击论证的评估具有语境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3.
《墨经》名学探讨了名之界说、名实关系、名的分类、正名原则以及名之谬误,其中包含深刻的指称论、语义、语用和语境等符号学思想。从现代符号学观点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4.
谬误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的谬误理论进一步研究了谬误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 :谬误理论的可能性、谬误理论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地位以及谬误的相对性。谬误理论的最重要的发展是 ,研究者对谬误理论开展了系统化的探索 ,初步形成了关于谬误的形式理论、批评理论、语用 -辩证理论、新辩证法和修辞学理论等。谬误理论必定是论证或论辩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5.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一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引起误解,给教师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66.
乔恩·埃尔斯特利用模态逻辑来研究合成谬误,将传统合成谬误界定为谓词的不可全称量化性,进而将模态合成谬误与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新型社会矛盾理论.埃尔斯特将社会矛盾界定在意向主体的社会选择层面上,从方法论个体主义出发,刻画认知主体的心智行动和实践行动,提出反终极和次优态两个模型,为逻辑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工作.遵循埃尔斯特开辟的分析性进路,可为行动之中的类悖论困境建模,从而揭示社会竞争与矛盾的内在机制,为避免恶性竞争和消解社会矛盾探究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7.
168.
169.
自然内在价值论者离开人来界定自然价值的根据和标准,这就是自然自身的、有目的的存在,即它们自己的"善"。这从语言逻辑上看是不可能的,从主体角度看是空幻的,从价值评判上看是荒诞的。人类是唯一配享目的性和至善的力量,人类理性完全可以颁布生态道德命令,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建立平等、公正、仁慈的,即理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友好和谐。  相似文献   
170.
新古典理论中的"市场有效"假定是著名的科斯问题——即所谓的市场与企业的替代问题——的出发点。"市场有效"命题中的"市场"概念在逻辑上和方法论上都存在着重大的问题,而正是这个高度抽象的、非人格化的市场概念为偏爱使用数学方法解决概念性问题的新古典思维奠定了基础。当科斯试图解释真实世界中企业的存在但又不准备偏离新古典思维时,企业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古典的"市场"所解释不了的"余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