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尽管事实与价值并非绝对对立,但它们仍是有区别的.从"是"到"应该"没有直接的(演绎的)逻辑通道.在演绎逻辑的范围内,"自然主义谬误"是不可反驳的.逻辑经验主义否认道德判断的合理性的错误在于坚持狭隘的合理性观念.如果不固守演绎的"推出",就可以用"是"说明"应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
在汉语浩如烟海的语词中,有大量成语和俗语。成语和俗语渗透着我们民族的心理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绝大多数成语或者浓缩了一个历史典故,或者是一个名言警句,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俗语则大多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概括,它通俗易懂,讲的是朴素的道理,是流传于民间的哲学。然而也有一些成语或俗语观念陈腐、逻辑荒谬,对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健康有效的思维,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只从逻辑的角度对成语、俗…  相似文献   
23.
澄清GDP“三驾马车”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只知道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与技术进步、生产率、创业、企业家精神、资本形成等等有关系,但和消费、投资没有什么关系,和出口也没有关系。十几年来媒体制造了GDP“三驾马车”谬误,误导了大众,误导了政府,现在继续澄清。 GDP仍然是衡量发展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24.
张金武 《理论界》2004,(6):121-122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在谈论着真理,并把追求真理、实现真理当作崇高的事业,哲学也历来把探索真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今天我就真理问题简单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5.
有效性是论证或推理理论的核心概念。然而,研究文献业已表明,有效性概念已有不同含义。通过对经典有效性标准的限制或修改,形成了归纳有效性、实质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语用有效性、相干有效性、修辞有效性和惯常有效性等另类的有效性概念。不同有效性概念的阐明,为的是给一般论证提供更适切的评估规范。  相似文献   
26.
本文运用Lary(1968),Hill和Philips(1997)的方法对中国和东盟的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制造业要素密集度非常相似,竞争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的角度比较,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生产率即使和发展水平与我国接近的国家相比也没有优势。只有加快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改变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竞争性大于互补性的局面。  相似文献   
27.
自从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之后,一个求真务实的风气在全党浓厚了、扎实了、深入了,出现了一个非常可喜的生动局面。但是,也有些领导干部在求真务中存在有不少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做法。特提出10个不等式,以便划清界限,加以澄清,目的在于提高认识、分清谬误,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把这一精神见诸于、落实于具体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28.
谬误不仅仅是逻辑的内容,谬误的分析必须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本文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从心理定势、从众心理等方面分析了诉诸权威等关联谬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9.
何谓谬误?     
本文探讨了谬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谬误定义。在考察以往4种主要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界定谬误的一些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谬误定义,并作了若干说明。  相似文献   
30.
这个世间总有那么一些决绝的人,用自己孤独的灵魂对抗谬误,尽管谬误如此强大,尽管他们常常被当下的伦理视为叛逆与不可理喻。很大成分上他们并不是高尚地为了证明自己,也不是出于什么道德良知与先生的谆谆教诲,而只是生命里原始的求真动力。因为知道,所以不得不说.就像隐藏不是事物的原始状态一样。尼采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传奇的生命过程仿佛是上帝为他特选的一幕剧。他是唯一不知道剧情的演员却倾情演出,用自己的生命作为底料,烹了一桌盛况空前的思想火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