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98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管理学   9928篇
劳动科学   327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952篇
人口学   312篇
丛书文集   3535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742篇
综合类   10904篇
社会学   2166篇
统计学   246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913篇
  2014年   2485篇
  2013年   2215篇
  2012年   2434篇
  2011年   2615篇
  2010年   2280篇
  2009年   2976篇
  2008年   2299篇
  2007年   1690篇
  2006年   1387篇
  2005年   1399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1145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对已有公司治理理论评述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两个方面,论述说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提出谈判控制理论,以资本剥夺程度的强弱作为衡量谈判控制力大小的依据。对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谁侵蚀谁的利益都必须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应以两者是否在谈判控制的平等合约内建立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认为判断控制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专有性大小。提出分类治理的理念,得出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32.
当质量过程呈现自相关现象时,残差控制图是解决其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与常规控制图相比较,两者检测性能有很大不同.本文应用检测能力指数和平均链长两种衡量指标,评价了质量过程为AR(1)的残差控制图对异常状态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3.
一、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1.从企业角度上分析,质量评价是决策的依据,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质量评价的结果是通过信息的形式反映出来.信息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它是决策部门和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在现代社会,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信息的质与量关系极大.准确、大量的信息往往会使决策趋于正确,更有利于使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符合实际,促使事物向正确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4.
35.
鉴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授课时间却未相应增加,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提出的情况下,本文主要谈及英语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比较容易忽视或比较难做到的方面。  相似文献   
36.
37.
《统计与预测》2002,(3):48-49
一、把统计执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为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由于迟报、虚报、瞒报、拒报等现象较多,而影响统计数字质量,造成统计工作难做的问题,清远市统计局局领导班子充分利用法律武器,走依法行政、依法治统的道路,结合国家统计局把2001年定为“统计执法打假年”的工作部署,局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下大决心,早作筹谋,决心在统计执法上取得较大突破。因  相似文献   
38.
探讨了氯甲醚的质量与氯甲基化反应的关系,分析了氯甲醚行业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自制了AM-6气相色谱填料,并用于分析氯甲醚,结果表明:该填料具有极好的分离性能,对氯甲基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