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视角反思,单一学术化、过度追求量化和功利化是造成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必须通过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采取弱化量化指标的衡量、强化学术兴趣、营造良好科研氛围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2.
研究教育质量观、建设高校教育质量体系,是高校的关键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质量的概念,然后提出教育质量概念应包含“符合性教育质量”和“适用性教育质量”的所有内涵,应由社会、学校和学生三者共同评价。认为我国应建立多元质量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教学实施是高校质量建设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43.
文化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科技教育或人文教育,本文认为其基本内涵应是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这是对中西方历史比较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所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而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应着眼于把受教育者放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增强其自觉性、主动性,同时,教育者自身的魅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高等学校的发展,关键在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又在于加强高校特色建设。高等学校特色建设,实质上就是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质量观转化为具有特色的办学方针和规划。  相似文献   
45.
要研究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就要研究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不同的大学观(在此与"高等教育观"视为同一概念)、不同的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方式等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会有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46.
创新教育之所以成为当今举世关注的课题,缘于创新教育是从头应对知识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才,须以教育创新作保障,教育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和人才观、质量观,同时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育人环境,尤其亟等建立创新教育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7.
丰向日 《学术论坛》2008,31(2):169-17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而且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不仅要使资源配置均衡,而且要立足于教育机会的均等,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以一部分学校的质量下降为代价,均衡不是平均化,应是全面提高质量;要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为本,制定扶持政策与机制;要将资源的均衡配置与课堂教学公平充分结合,使每位教师树立平等的理念.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在于转变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观.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在高等教育领域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办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构筑 2 1世纪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 ,更新质量观念 ;二是切实加强素质教育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三是优化育人环境 ,增强环境育人意识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含义、特征,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实践几个方面,论述了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以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50.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向大众跨越的历史时期 ,教育质量观起重要导向作用。入学“门槛”降低了是不是等于教育质量下降、大众化阶段还有没有精英教育、为什么要建立多元教育质量观、大众化阶段的素质教育应作何理解 ,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