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7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8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967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如何理解丢失枪支不报罪中"丢失"一词,刑法理论界有通说与狭义说之争.通说称"丢失枪支包括枪支被盗、被抢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丢失"一词的规范含义.也不是一般国民根据汉语语言习惯都可能预料到的结论,不仅偏离了国民的规范意识和刑法认同感.而且与现行法律规定相冲突,违背了法律体系内部和谐统一的原则.通说所主张的将丢失枪支扩大解释为包括枪支被盗、被抢的观点,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不一致,也有违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和我国刑法的目的.狭义说则不仅易在司法实践中造成社会危害性小的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而社会危害性大的行为却得不到惩处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与正义所要求的对相同情形或极为相似的情形予以平等对待的精神相悖.对枪支被盗、被抢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按不作为犯罪认定,应是合乎法理的.  相似文献   
102.
以“山西黑砖窑案”的司法实践为着眼点,对我国刑法中的“强制职工劳动罪”进行了实然分析和应然建构,认为我国刑法中的“强制职工劳动罪”存在犯罪主体、对象、行为方式规定狭窄、量刑单一化、罚金刑不合理等缺陷,并对这些缺陷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3.
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应注意理解"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等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本罪与其他安全事故犯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数罪并罚;本罪与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以本罪论处;本罪属于过失情节犯,而过失情节犯是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的,将本罪规定为过失情节犯属于立法缺陷,因此有必要将本罪中的"情节严重"修改为"造成严重后果",即通过抛弃情节犯、规定过失犯的危害结果要件来完善本罪立法.  相似文献   
104.
当前,对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妨害作证罪设置合理性受到众多质疑,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在立法技术上,犯罪主体具有特定指向性,罪状具有模糊性和宽泛性,第306条与其他条文出现竞合;二是在立法价值上,本罪设置具有职业歧视性,并且违背立法理念。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三:废除本罪或者修订主体和罪状;建立和完善律师惩戒制度;转变观念,确实保障律师权利。  相似文献   
105.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在本质上是一种背信罪,应采取背信的滥用权限说,准确界定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成立范围,防止人为扩大或缩小打击范围;通过合理的解释方法,将谋利或加害的目的纳入构成要件,即金融机构必须具有为本单位或第三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谋利目的)或者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目的(加害目的),才能构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并准确认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将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与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6.
原本是为加大反贪惩腐力度,弥补立法不足而设立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无形中却成了网开一面规避法律的缝隙。近几年的涉及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中,巨额的来源不明财产频频出现,金额不断攀升。该罪名客观上成了一些腐败分子的挡箭牌、护身符、保护伞、免死牌,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精神严重不符。正确解决这个问题,莫让腐败分子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中获益,已经成为反腐倡廉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7.
政经评论     
《法制日报》:环境违法处罚首次引入行政拘留深意何在在现实中,破坏环境罪更多地是用来充当吓唬人的"稻草人",而罚款对企业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8月13日《法制日报》的评论文章称,我国环  相似文献   
108.
在当下我国的贿赂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大案要案频频发生,其方法、手段也日渐多样化的情形下,我国刑事立法把贿赂犯罪的贿赂物限定在财产性物质上其弊端日渐显现.权色交易已不属于私德范畴,而是属于公德范畴并纳入到法律调整范围.将性贿赂入罪虽存在定罪量刑、取证、证明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但是,这是立法技术问题,不能以技术操作的困难来否定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华语 《老年人》2008,(6):18-19
2008年3月14日,常德市召开全市反腐败工作会议。会议通报,常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824件,共查处1022名违纪党员干部,其中县处级干部24名;全市检察机关共查办涉案贪污贿赂人员12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500多万元。会上还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万善志,被指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于今年2月在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被判11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10.
《金陵瞭望》2007,(24):70-70
新疆3名分裂分子被判死刑 11月10日,新疆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喀什“12.25”危害国家安全案,阿不都外力·依明等6名被告人以分裂国家罪等罪分别被依法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阿不都外力·依明等3名罪犯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