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树吉 《社区》2004,(1):23-23
“谢谢,谢谢你们,社区工作者,是你们把党的政策送到了我们贫困户的手中,把你们的爱心送到我老汉心坎上……”杨建国老汉眼含热泪,把一封感谢信送到我社区,紧紧握住我的手,这使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中国社区工作者的欣慰与自豪。杨建国是我们社区的一位居民,身体有病,孤身一人居  相似文献   
52.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田心村残疾村民肖小健,只有一个10岁的女儿.那天.他拄着拐杖来到区计生委,用急切而认真的语气提出放弃再生一胎生育指标。  相似文献   
53.
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而识别贫困户是其第一步,这也是精准扶贫重在"精准"的要义。引入机制设计博弈模型,根据居民对三种不同利率水平的反应,可以判断出真假贫困户,从而有效解决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结果表明,稍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水平既能有效识别贫困户,也有利于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而等于市场利率和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机制设计不能完成贫困识别的任务。对信贷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认识理念和寻租行为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第一,信贷扶贫的稍高利率设计和理念普及;第二,建立政府与信贷机构的信息对接;第三,建立健全信贷扶贫的监督机制;第四,实施信用的奖惩结合。  相似文献   
54.
新闻点     
《源流》2010,(22)
茂名近日,高州市老促会筹措资金18.6万元,对马贵、大坡、古丁、平山、深镇、东岸、长坡等9.21特大洪灾重灾镇的部分全倒户进行了慰问,共慰问全倒户97户,每户慰问金1000元,占全市第一批公示的全倒户的10%,其中重点慰问了解放前牺牲的革命烈士家属、五老人员家属、低保户、残疾人特困家庭、灾害  相似文献   
55.
李伟  曹龙彬  李黄河 《源流》2021,(2):24-25
在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办驻村扶贫工作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廉江市新民镇黄竹垌村发生了质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户脱贫奔康更是信心满满。眼下的黄竹垌村,正逐步向美丽新农村阔步迈进。黄竹垌村党总支部书记肖汉全告诉笔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老三团的根据地,现还保留有革命活动遗址。  相似文献   
56.
李平生 《中国扶贫》2016,(12):54-57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充分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宕昌县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努力发展增收产业,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稳定增收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57.
夏海军 《中国扶贫》2016,(17):73-75
“菜单式”扶贫从贫困户的需求出发,归纳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通过细化落实脱贫措施,提高脱贫效率,能有效调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性,激活“造血”功能,实现由“让我脱贫”转化成“我要脱贫”。  相似文献   
58.
田茂荣  陈虹 《中国扶贫》2016,(16):55-56
“我准备再贷款养几十头牛,雇几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中伟集团的支持下,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贵州省铜仁市大龙镇九龙村村主任杨长坤底气很足。  相似文献   
59.
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销售公司高级主管赵越到贵州驻村工作后,挨个拜访村里的贫困户.每到一户人家,赵越都要先为自己的冒昧道歉,再像聊家常一样问起:"家里为什么穷?"  相似文献   
60.
松岩 《社会福利》2007,(2):56-57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11月30日报道称:以往,“贫困”这个词很少让人联想到日本和日本人。但在过去几年间,社会经济各阶层间出现裂痕,自认为属于“中产阶层”的人不断减少,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划入“下等阶层”。据经合组织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日本的赤贫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是唯一在此期间出现这种现象的经合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